兒科護理安全的影響分析及對策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兒科共收治的128例患兒,將其護理情況進行追蹤調查,其中男69例,女49例;年齡為2~15歲,平均年齡為(7.5±1.5)歲,所有患兒均由家屬陪同,均為常見疾病,無特異性疾病。護理人員均為我院兒科護士,年齡為18~45歲,平均年齡為(31.5±6.5)歲。
1.2方法
本文中128例患兒根據病情均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在護理過程中進行追蹤調查,將其護理中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記錄,并對其進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對策。
2結果
2.1護患的溝通問題
家屬往往愛子心切,對正常的治療護理不了解,對護上挑剔、苛求,對必要的操作項同過多的干涉、不配合甚至拒絕接受[2]。兒科的護理人其服務的對象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小寶貝,牽扯到幾輩人的心情,家長的期望值又特別高,而患兒的語言交流又非常困難,無論是在吃藥,打針,及護理工作中又極不易配合,其難度很高,病室的環境又處于雜亂,哭啼聲不斷,護理工作繁瑣,難度大,醫護人員的言語行為不當,讓患者缺乏安全感,易誘發不必要的矛盾。
2.2護理人員的技術因素
若護士對家長的抱怨和遷怒不理解;情緒不穩定,則影響自身的技術發揮,如靜脈穿刺不成功、危重患者搶救不及時、錯誤用藥等,可給患者真正帶來不安全的結果或不安全感[3]。
2.3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不強
護理人員缺乏法律知識,自我保護意識差,在工作期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打錯針,換錯液體,隨意的調節液體滴速,交班不嚴謹,拿患者的隱私當談笑的話題。而小兒患者特別好動,好奇心強,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常容易墜床、觸電、燙傷或誤服藥物造成意外傷害。雖然目前為適應《條例》做出了相應的改革,但臨床在護理文書記錄上,由于護士在專科業務知識水平、護理技能上的差別,以及對有關法律知識的認識差異,對工作中的失誤可能引發護理糾紛的嚴重性認識不足,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等,使護理記錄存在諸多隱患[4]。如若這些問題得不到重視,將引發嚴重的損失。
2.4護理人員的配備不足
兒科的護理工作相對集中,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日漸顯著,護理人員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疲憊的工作狀態,精神力得不到保障,面臨繁瑣的護理工作,對待患者提出的疑問不及時或者不耐心,均可引起護患矛盾的發生。
3結論
護理安全是臨床護理質量的基礎,是指盡可能運用一切力量在管理,技術及教育中,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預防事故的發生,將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在萌芽狀態下徹底毀滅,以確保患者健康、安全及高效的護理環境,只有安全有效的進行護理,才能使患者得到康復和好轉。
3.1建立良好的溝通
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患者及其親屬需要的不僅是藥物、手術,更需要溝通和理解[5]。兒科護理工作中,與患兒家屬建立好良好的溝通至關重要。護理人員應與患兒家長各種護理操作的目的,及帶來的不適感,告知患兒家長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配合。與患兒溝通時,應善于表達對患兒的關心,借助于患兒及其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喜愛的玩具,并介紹其同病室的小朋友與其玩耍。進一步的強化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堅持文明用語,確保護理服務的程序化、規范化及人性化。
3.2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作為兒科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專業技術技能、專業基礎知識,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定,熟練掌握操作技術,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影響,沉著冷靜,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如新生兒ABE復蘇、嬰兒沐浴、頭皮靜脈穿刺法、臍帶護理、喂藥法、光照療法、氣管插管等操作應熟練掌握。對新入科室的護士,應找業務水平過硬的老護士一對一的帶教,每周定期考核,以便提高護理人員的穿刺技術。護士長應針對科室的護理人員制定不同的專業培訓計劃,定期進行業務技能的訓練,加強兒科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防范護理差錯的發生。
3.3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
隨著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識及維權意識也在逐步的增高。作為兒科護理人員我們應該積極努力的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提高自律性,消除外界帶來的各種不安全的隱患,做到耐心,細致,周到,嚴謹的護理服務理念,強化法制觀念,提高法制觀念,以維持醫療秩序的正常運行。加強患者宣教制度,合理制定“告知”制度[6]。定期開設設有法律法規的專業技術知識培訓班,培訓時應加設有案例分析課,加強綜合教育,保護自身利益也利于他人,明確職責,在維護他人合法權利的同時,也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3.4增強護理隊伍的配備
近年來受護理隊伍的精簡整編工作的影響,護理人員的結構也發生較大的影響,存在著參差不齊,控制兒科重點對象為2年以內的低年資護理人員,有護士長帶領重點指導,對于理論知識差,性格不穩定的,單獨談話,指出不足。根據工作情況合理的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根據科室的工作需要合理動態的安排人力。如遇突發事件或者治療高峰時,應彈性排班,中班及夜班時,應增加護理人員,必要時實行分組工作,以免加重護士的疲勞度,防范不安全事故的發生,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如遇節假日,護理工作也至關重要,一般在節假日期間值班人員的警惕性降低,思想放松,對患兒的護理不細致,病情觀察不嚴密,床頭交接不全,工作心不在焉,常容易造成護理事故的發生,引發護患糾紛。因此,護理管理人員應不定期的到病房中檢查,督促臨床護理人員提高警惕,減少不必要的安全隱患的發生,加強護理管理工作。總之,護理安全工作不僅需要提高護理人員良好的語言溝通技巧,專業的基礎技能技術與合理的規章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兒科護理質量。
本文作者:劉璇 楊志英 工作單位: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兒五科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3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