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會計對人才培養體系的課程設置
一、法務會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法務會計人才是一類復合型、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該類人才涉及法學、會計學、審計學以及經濟管理等知識,并將其有機的結合,綜合的應用,并不是簡單的拼湊,不是會計專業學生學點法律或者法律的學生學點基礎會計就能成為法務會計人才。此類人才注重實用性,法務會計人才主要在經濟案件的調查以及訴訟支持等領域發揮其應用的價值。對實踐技能的要求較高,具體的技能包括審計基本方法和調查技能、財務會計的基本原理和操作過程、法律的仲裁和訴訟程序等等,并依靠此類技能服務于其對象。法務會計復合型人才的具體培養目標是,培養其成為具備基本的法學和會計學知識,綜合應用審計方法及技巧,采用法律的程序和步驟去獲得財務證據,并通過調查、訴訟或者作為專家出庭作證等方式服務于社會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二、法務會計復合型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及素質
若要達到前文所述法務會計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讓培養對象具備基本的道德素質、知識和能力。張玲將法務會計人才的知識結構比喻成“三層大蛋糕”,會計專業背景為最底層,審計、內部控制以及欺詐調查為中層部分,對法律環境的了解為最小的上層部分,而溝通技巧就是蛋糕上的糖果。羅歡平等卻將其比喻成“三明治”上下兩層為會計知識和法律知識,中間為法務會計的核心知識。
法務會計人才應當具備知識及能力體系并不是簡單地相加和拼湊,形成一個體系。首先,道德素質方面,基本應當達到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高尚的職業道德、獨立的敬業精神以及專業的職業判斷,還體現在職業上能夠勝任、行為準則規范以及履行保密業務等方面,法務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是工作的準繩,起到方向導向作用,若其道德素質做得不好,不僅僅影響其法務會計工作質量,可能改變的是問題的性質和本質問題,對其知識應用將會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其次是知識結構,包含會計、審計以及經濟管理知識,法學知識和法務會計專業知識等。會計知識、會計檔案和會計信息是法務會計人員工作的主要對象,必須對其會計所反映的信息以及信息的產生充分理解和分析。審計技術為法務會計人員提供基本的證據搜集方法工具和技巧等,同時必須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以及風險估計等。法務會計信息表現為表達專家意見和鑒定結論的書面報告,無疑使得其工作性質與注冊會計師審計和律師的調查、取證與法庭辯護聯系在一起,但是,法務會計并不是注冊會計師和律師的簡單相加,而是二者的完全融合。經濟管理基本知識可以幫助法務會計人員充分理解會計所反映內容和核算經濟內容。法學知識包含法律法規知識,訴訟知識和程序以及證據規則等,具體包含了民法、商法、刑法、經濟法以及行政法等基本內容,各類法律的具體訴訟程序和如何舉證等。明確證據的形式、獲取、鑒定以及保全等內容。法務會計知識是知識結構的重心,需要有機融合會計審計以及法律知識同時并有其獨特的內容,包含舞弊的甄別、經濟案件的偵查、調查、訴訟支持、損失計量以及法務會計鑒定和專家證人制度等。
最后是基本的技能和能力,法務會計工作是一個應用性和專業性很強的職業,需具備綜合的方法技能才能從事相關業務,并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技巧和能力包括與服務對象以及相關人員的溝通技巧、交流的語言工具、計算機信息處理能力以及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熟練地應用這些工具定能讓法務會計工作事半功倍,更好的綜合應用會計、法律以及法務會計專業知識。
三、法務會計復合型人才培養課程設置
根據法務會計的培養目標以及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及素質的分析,就其具體的課程進行設置,在設置時,充分考慮法務會計的服務性、技能性和應用性等特征。注意多學科知識之間的交融和合作。依據大學生課程類別的設置,具體課程體系為:
(一)公共必修課公共必修課,即大學通修課,主要是就道德素質、身體素質、語言和計算機等相關課程。具體包含法律職業道德、馬克思基本原理、政治理論課、外語、計算機文化基礎和計算機應用基礎等。
(二)專業必修課程在專業課程中主要讓學生具備基本的知識和傳授基本的技能等。具體包含:經濟數學、統計學、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等經濟管理知識課程;基礎會計學、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財務分析學、審計學、資產評估、成本與管理會計等基本會計、審計以及財務知識課程;除了國際法、國際商法、國際經濟法以及憲法、中國法制史等以外的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法務會計學、會計法與會計準則、舞弊審計、經濟案件偵查、法務會計鑒定等法務會計核心課程。
(三)專業選修課程為學有余力的同學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或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個人發展需要,為專業繼續深造或資格考試或實踐應用等設置相應的選修模塊,具體包含公司財務咨詢模塊、注冊會計師模塊、律師資格考試模塊、經濟法律模塊以及法務會計師考試模塊等。比如律師資格考試模塊可以設置國際法、國際商法、國際經濟法、憲法、中國法制史等律師資格考試但在必修未開設的課程。
(四)實踐實訓課程實踐實訓課程主要滿足法學和會計等課程內容實踐的需要以及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訓練。基本技能課程包含相關公文寫作、數據庫應用、溝通與談判、心理學等;法學實踐實訓包含庭審觀摩、模擬審判、司法機關見習等課程;會計實踐實訓包含會計模擬實訓、會計軟件應用、審計實訓等課程;法務會計實訓課程包含舞弊調查實務、訴訟支持實務、案例討論等
四、可行的培養模式
我國現行教育管理體制的要求,高等院校各層次學歷教育的專業設置由國家教育部認可,并列入專業目錄,法務會計屬新生事物,未被正式列入高等教育專業目錄,尚處于高校自由開展時期。法學本科(法務會計方向)模式和會計學本科或財務管理本科(法務會計方向)模式進行專業招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法務會計方向的畢業生大多從事會計職業,從事法務會計工作的很少,學生認為法律、會計兩方面的知識都有所了解,但都比較膚淺,難以勝任法務會計職業的要求,很難將其有效地結合應用。目前可行性較強、可供選擇的培養模式主要有法務會計卓越人才實驗班模式、會計學(法務會計方向)研究生培養模式、雙學位模式以及法務會計職業培訓模式等。
法務會計卓越人才實驗班模式,法務會計復合型人才實驗班是學分制改革的實驗田;是復合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驗區;是學校優才優育創立品牌和精英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學校單獨組織的正式的專業方向教育,將精簡相關專業課程,配置法務會計相關課程,實行嚴格的淘汰機制。不是一個專業的培養,是精英教育,培養的高素質人才,只有那些學有余力的同學,感興趣的同學,才可以參加,實施嚴格的淘汰制度。
會計學(法務會計方向)研究生培養模式,可以以培養懂法律的會計人才為主要目標,學習基本的會計學課程和法學課程,考慮根據注冊會計師的考試內容設置課程,要求學生考取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培養出的注冊會計師具備豐富的法律知識,可從事法務會計工作。
雙學位模式,法學或者會計學專業部分學生通過輔修第二專業(輔修會計學或法學)的方式進行培養,畢業時授予法學和管理學兩個學位,但是主修一個專業。該模式若想達到預期的目標,必須開設與法務會計相關核心課程,比如法務會計基礎、舞弊審計、經濟案件偵查、法務會計鑒定等課程。法務會計職業培訓模式,開展面向法律工作者、會計審計稅務工作者、企業管理者、各類商務調查公司工作者等在職人員的法務會計培訓,對其進行直接或者間接地法務課程培訓,培訓對象具備一定的法律或者會計以及財務基礎和一定的實踐經驗等,主要就其薄弱環節以及知識點進行專門的教育,有一定的針對性,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作者:油永華 單位:山東政法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34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