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企業會計信息危害辨識管理
一、企業會計信息風險識別
1.會計信息風險識別的定義和重要性
對事件的識別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熟悉影響業務活動的各種因素,但事件識別無法清楚了解這些事件蘊含著怎樣的風險。因此企業管理者在了解事件的同時,更應分析這些復雜的事件蘊含了哪些“風險”,即風險識別。企業會計信息風險識別可以將不確定的事件轉化為清晰的風險陳述,在事件識別和風險評估之間起到橋梁的作用。
2.會計信息風險識別的內容企業會計信息風險識別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利用風險檢查表來系統地識別風險;
(2)對已知風險進行交流。采用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在企業會議上針對已知風險進行交流;
(3)將已知的風險編寫成文檔,可以方便以后查閱。文檔內容從風險陳述和相關風險的背景兩個方面來寫,風險背景中要包括風險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和后果。
3.會計信息風險識別的方法
企業會計信息識別風險的方法有很多,財會人員可以通過分析公司歷年的財務報表,加強與部門經理的討論溝通,多進行員工調查,或咨詢保險代理人和風險管理咨詢顧問等方式,以此識別各種潛在風險。財會管理者在運用各種風險識別方法時,首先要全面了解部門、企業以及影響企業的經濟、法律和法規等“事件”。有效識別面臨風險的各項財產以及造成潛在損失的原因,考慮對這些財產進行計量的方法。綜合各種計量屬性的優缺點,選擇合理的估價方法。
二、企業會計信息風險管理分析
1.會計信息風險評估
企業會計信息風險評估即對會計信息及信息處理設施可能發生的威脅和影響的評估。企業財會部門利用風險評估可以有效考慮潛在風險對會計目標達成的影響,以確定會計信息風險控制的優先級,實現對潛在風險的有效控制,將風險降低到最小范圍。風險評估時管理者首先應考慮到企業資產及其價值的潛在威脅,研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薄弱點,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流程。風險評估方法分為定性和定量兩種,對于不能量化的或不能進行定量評價,實踐中沒有實用性的風險采用定性的評估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側重于關注事件帶來的損失,而很少關注事件發生的頻率,主要是通過事件面臨的威脅和脆弱點來確定事件的風險等級,評估中也沒有具體的數據,以期望值來設定風險的影響值和概率值。當單純的期望值不能區分風險值間的差別時,就需用定量評估法。定量評估主要是利用威脅事件發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兩個因素,這兩個因素相乘的結果稱為ALE。通過ALE可以計算出風險等級,以對此做出相應決策。不同規模的企業風險評估工具的選擇不同,比較小的企業財會部門的風險管理決策主要來自經驗判斷,對于規模較大的企業一般通過數據收集、處理分析來進行風險評估。常用的風險評估工具有使用歷史數據法、使用回歸分析方法和使用正態分布模擬損失分布等。
2.會計信息風險應對
在企業會計信息風險應對中,首先應以風險評估的結果為依據,判斷威脅事件的薄弱點,選擇合理的手段和正確的保護措施。其次,也應該考慮到費用問題,確保應對措施的費用在財會部門預算范圍之內。根據應對措施的費用和部門的實際預算選擇合理的方式,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常見的風險應對方法有規避風險、減輕風險、承擔風險和接受風險等。風險的發生是隨機和不確定的,因此風險應對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財會部門應使用動態的方法應對風險,及時更新風險管理體系。
3.會計信息風險監控
企業會計信息風險監控是財務信息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持續監控和單獨評價兩種方式實現。在企業財務部門的日常業務活動中實行持續監控,依靠風險評估和持續監控的有效性進行單獨評價。持續監控是財務部門對日常工作和業務活動的動態監控,財會部門在工作中如發現風險管理的缺陷應立即向上級匯報,以采取相應措施彌補。通過日常的監控可以及時發現會計信息管理中的各種問題,以規避風險。在風險事件發生后進行個別評估,探討財會部門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重視對事件缺陷的挖掘與匯報,建立可靠的溝通渠道,及時匯報一些敏感或非法的信息。
三、結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在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定風險,這些風險可能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有效規避和化解企業會計信息中的風險,是確保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財會部門作為企業的核心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制,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評估,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應對,也要實施風險持續監控制度,積極挖掘財會工作中的各種風險管理缺陷,以此規避風險減少企業經濟損失。
作者:金香梅 單位: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弓長嶺礦業公司物資備件處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3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