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泌尿系統術后導尿的護理方法
1臨床資料我科
2009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直腸癌手術治療病人98例,其中男51例,女47例;年齡28歲~88歲,平均64.42歲;手術方式:55例為Dixon式手術,41例為Miles式手術,2例為Hartman式手術;均術晨常規留置導尿至術后1周~2周,平均留置導尿8.16d。98例病人中,21例病人發生尿液引流不暢,14例肉眼血尿,9例漏尿,5例去尿管后再置尿管,4例尿路感染。
2護理
2.1一般護理
其特點:操作簡單,不用做外固定,刺激性小,病人活動較自由,易于會陰部清潔,可免去對膠布過敏者的痛苦。直腸癌術后病人一般帶尿管1周~2周,早期可見輕微血尿,可暫不予處理。置管期間注意保持引流通暢,做好會陰護理,密切觀察引流尿液的量、顏色及性質,并詳細記錄。同時要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講解術后留置導尿的重要性、目的及意義。帶尿管期間避免不必要的膀胱沖洗,發現有尿液混濁、引流不暢應行膀胱沖洗,膀胱沖洗時應嚴格注意無菌技術操作,防止醫源性感染。遵醫囑補充足夠的水分,開始進食的病人應鼓勵其多飲水。
2.2舒適的護理
預防:選擇合適的尿管,在不影響尿液引流的情況下,若排出的尿液澄清,沒有沉淀及凝塊時,盡可能選擇口徑較細的尿管,這時病人的脹痛感也會減輕。為了減輕導尿時的不適感,導尿時可采用利多卡因凝膠外涂尿管前端,同時起到潤滑的作用。在不影響導尿管固定的情況下,可適當減少氣囊內的液體,病人尿道脹痛的情況可明顯減輕。
3泌尿系損傷出血及尿液引流不暢
手術中誤傷膀胱壁或拉鉤時間過長,牽拉過緊可致膀胱黏膜損傷致血尿,小血凝塊堵塞尿管口致尿液引流不暢,如術中誤傷輸尿管可出現無尿,尿管內無尿液流出[2]。因此,對于直腸癌術后病人,認真觀察引流袋內尿液的顏色性質是護理工作的重點之一。若發生血尿、尿液引流不暢等問題,護理人員應了解病人手術方式,除外尿管受壓、扭曲、打折等因素,分析其產生原因,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必要時通知醫生。本組98例病人中14例發現肉眼血尿,21例發生尿液引流不暢,其中9例為血凝塊堵塞所致,經沖洗而緩解。
3.1漏尿的護理
傾倒尿液時盡可能不完全傾倒掉,預留10mL~20mL尿液,避免空氣進入尿袋,同時盡量避免膀胱沖洗,可防止細菌通過尿液逆行感染。術后腸蠕動恢復,應逐漸增加病人飲水量,從而增加尿量,利用自身尿液起到生理性尿路沖洗作用。會陰部有切口敷料的病人,應注意保持敷料清潔,可防止細菌在局部繁殖而侵入尿道,同時也有利于切口愈合。本組4例病人發生尿路感染,經抗感染治療及加強局部護理,均得到治愈。
3.2護理措施
向病人說明盆底肌舒縮鍛煉能使支配膀胱的神經得到一定恢復,阻止膀胱肌肉萎縮,提高尿道括約肌的作用,促進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復。膀胱功能訓練。術后5d~10d,試夾畢尿管,每2h~3h或病人有尿意時開放尿管,在反復訓練膀胱功能后,病人膀胱充盈時感受到有尿意,1d~2d后方可拔出尿管。本組5例去尿管后再置尿管,其中4例為80歲以上的老年病人,5例經再置尿管后盆底肌訓練及膀胱功能訓練能夠自解小便。
作者:張燕 劉婷 孟慶慧 單位:徐州醫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3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