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城市管理完善路徑研討
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增強本地投資環境的吸引力、增強本地產品的競爭力,隨著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實踐的發展肯定會為優化組合市場要素創造條件。再次,數字化城市管理有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國家戰略目標。眾所周知,城市化的高質量、大規模對解決三農問題有積極意義,但是城市本身已經問題重重,解決自身問題的同時如何才能完成城市化的國家任務,城市管理模式的創新是大勢所趨。最后,數字化城市管理有助于實現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與生活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是人民生產與生活的密集地區,科學的城市管理有利于協調生產和生活之間的關系,能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穩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社會的建立。
我國數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問題
1、系統的前期投入及運行的成本過高
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建立,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系統的研發、設備的購置、人員的培訓以及運行后的維護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例如上海市的長寧區、北京市的朝陽區、杭州市等等城區的經費投入都在幾千萬元以上,對于這些發達地區的大城市來講,資金的壓力并不是很大,但是對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城市來講這種大額度的經費投入對地方財政造成了很大負擔。所以這種高成本的投入和維護,制約了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與發展。
2、系統的實用性有待提高
目前,從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實際運用情況來看,國內很多城市僅僅把系統運用于環境衛生、市政管理、城市監察和市容市貌等領域,難以充分發揮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功效,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關鍵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提高捕獲信息的能力,這些信息使相關的市政部門及時發現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例如交通、綠化、市政、民政、治安、人口等等都應該最大限度的加入系統功能。只有設計適當的標準和管理流程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才可以運用于所有領域。
3、人員配置不合理,問題處置不及時
對于信息的收集,很多城市化管理采用的是市民熱線和設置城市管理員等方式,如果人員配置不合理加上工作量大、工作范圍廣就會造成死角和盲區,另外管理職責不夠明確的話更會出現互相推諉、處置拖沓、反饋不及時等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的市場化,根據不同城區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制定管理方案,配備專業的、充足的、管理人員,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城市管理監督中心統一指揮,由專業的信息采集單位統一采集城市管理問題信息,全面發現問題并及時上報,確保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高效運轉。
4、先進的數字化設備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國很多城市在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立時都投入了大量資金購買了類似室外大型液晶屏幕等等的先進數字化設備,但是這些設備大部分時間都是閑置的,只有在文明創建或者領導視察的時候才會象征性的啟用。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致力于提高實際的管理效果,要擺脫面子工程等思維定勢。
5、信息的透明度不夠,績效評價不夠公開
對于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形成的績效評價,目前很多城市的做法是以簡報或政府文件的形式報送相關的職能部門和領導審閱,只供內部交流不對外公開。信息的透明度不夠,就無法讓廣大的人民群眾了解實際情況,得不到群眾的信息反饋政府部門就缺乏動力,也阻礙了城市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完善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對策
我國的數字化城市管理發展到今天,在硬件設施上的差距在逐步縮小,每個城市的管理模式都具備了各自的特色,但是,綜合管理水平還要進一步提高。必須強化責任、狠抓落實、理順關系、創新模式,才能使數字化城市管理更加完善,效能得到充分發揮。城市管理的水平才能上一個新的臺階。
1、建立多元化的投資及融資機制
我國的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建設及維護資金的主要來源是政府投入,單靠政府的財政支持對長期的發展是難以維系的,這不符合科學發展觀,必須采取政府引導為主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建立市場化的運作機制,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數字化城市管理長期的資金需求。具體來說可以讓各類社會資本以合作經營、委托經營等方式參與到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前期建設和后期運行維護,通過實施特許經營,開拓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形成政府主導、多方資金參與、規模化經營模式、競爭有序的局面。
2、完善信息平臺的服務功能與服務模式
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終極目標與核心理念就是服務。首先,信息采集需要加強,城區內的基礎數據普查要進一步的細化,及時對管理的盲點區域進行補漏,逐步實現管理系統的全覆蓋。其次,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要定期向市民展示城市管理的基本信息和城市建設的進展情況,以及政府各部門的工作實績,市民對城市管理的意見和訴求要及時反饋,政府部門才能以此為依據進行決策。再次,管理人員及事件的信息要及時備案,各部門、單位之間的協同工作要進一步明確,爭取把管理人員及事件的查詢時間盡可能縮短,提高數字化城市管理的效率。
3、通過構建公共的數據中心推進信息資源的共享
公共數據中心可以對城市的信息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一方面市民可以非常便捷得申請服務和查詢信息,另一方面能有效的推動各系統部門的工作協同,為數字化城市的規劃與管理維護打下良好的基礎;公共數據中心就是把重復的數據進行重新篩選,把大量分散的數據進行整合,把政府業務與知識管理相結合,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復投入,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和城市的管理水平。
4、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與先進的考核標準
首先,評價機制與標準要盡可能全面。實施細則與工作標準要覆蓋到所有的工作中,讓每個管理人員都有可遵循的工作準則和查詢的依據。其次,對重點難點要全力突破。要善于抓住群眾關注的熱點和工作中出現的難點問題,盡快給出具體的整改措施。最后,措施要落實到位。完善城市管理的考核辦法與獎懲機制,實施數字化的考評系統,分類型、分區域、分等級進行考評,結合數字化管理考核機制和城市長效管理制度,使考核標準更公平合理,評價機制更科學。只有這樣,數字化城市管理優勢才能得以體現,數字化城市管理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5、規范管理制度,健全政策法規
數字化的城市管理也需要以法律制度為依據,依法辦事、依法行政。首先,要從成功的案例中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對于政策法規,要嚴格執行現有的相關規定,并且要不斷完善填補空白。其次,完善并深化“兩級政府、重心向下、三級管理”的管理體制,以網格的形式劃分城市區域,專人專管、嚴格考核。最后,以制度保障經費。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嚴格遵守制度,保證城市管理正常運轉所需資金,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雖然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但是只要我們繼續深入的進行理論研究并且嘗試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與解決方案,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必將逐步完善直至成熟穩定。縱觀我國推廣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研究出了相應技術成果,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技術規范,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成本,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能,這對規范城市管理,建立長效機制,提高民主化水平都有著積極意義。數字化城市管理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向其他城市或者城區橫向拓展,向其他社會生活領域縱向延伸。
數字時代賦予了城市管理的發展機遇,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在城市管理上的創新,如何更好的管理城市、服務市民、服務社會是數字化城市管理發展完善必須要面對的課題。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應用使中國得以與發達國家在電子信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領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共同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國的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充分結合了數字技術與先進管理理念,在信息技術的應用和創新領域與發達國家并駕齊驅,隨著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城市管理水平將躋身于世界的前列。(本文作者:戴偉 單位:北京工業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3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