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中的數字化城市管理分析
1.數字化城市管理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1.1數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實施方面的問題
數字化城市公共政策實施中因為利益驅使、上下級傳達出錯、溝通不當等因素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信息不對稱問題是數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過程中最重要最需要馬上解決的問題;城市公共政策實施方面,由環環相扣的五個方面構成,各環節相輔相成,也使市民參入進來,雖說這是一個值得發揚的地方,但是市民在參與的力度上仍是遠遠不夠,并且參與的范圍也比較狹隘;數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的執行方面也存在問題,政策本身制定時缺乏與實際聯系也就有執行的局限,執行部門執行政策時效率低下,并沒有正確傳達政策的主要意圖,廣大市民也存在情緒抵觸、接受緩慢的問題。
1.2數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門績效評估方面的問題
這一方面首先存在績效評估標準問題,現存的績效評估標準要么過于廣泛,要么過于精細,這些過于廣泛或精細的標準使得績效評估不切實際,而在績效評估過程中往往信奉標準而忽略實際情況,所以得出的評估結果可信度不高;數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的部門設置存在問題,沒有專門設置一個績效評估部門,而是把績效評估這一職能分散到多個部門中,使評估體系被割裂,多方評估組織沒有進行協調合作,反而成為績效評估的累贅。并且績效的評估方法過于傳統與單一,缺乏創新,沒有引進好的評估方法和技術,評估過程中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存在隨機性與主觀性,得出的評估結果也失真。
2.從公共管理角度來分析完善數字化城市管理的措施
2.1數字化城市公共組織需要采取的措施
城市公共組織需要從數字化管理模式入手,革除冗余重復的職能機構,建立合理的職能機構體系,并且加強對職員的培訓監督,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對職員進行考核,考核與績效、薪酬和人事調動掛鉤,使薪酬等一系列激勵措施發揮作用,使得組織、職員辦事效率提高;相關組織應制定貼合實際的招募標準,監督部門應加大對志愿者招募的程序監督力度,同時應采取數字化的管理模式針對志愿者組織雜亂的問題,加強對志愿者的培訓,使他們具有紀律性組織性,制定相關的制度來規范志愿者行為,嚴格進行對志愿者的選撥后期的監督反饋工作;城市公共組織需要增強為民服務意識,應從群眾的需要出發,為群眾著想,也要虛心接受群眾的批評與建議,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更有利于組織工作的開展。
2.2數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過程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關組織部門需要加大力度對公共政策過程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整治,對政策制定部門進行定期培訓與考核近,他們使制定出的政策能有效的推廣到群眾生活中。需要對數字化城市政府的政策理念進行轉變,培養數字化政府的責任意識,健全政府政策的制定執行制度,加強政府內部人員的溝通交流,對政府政策執行人員的業務素質嚴格把關,同時加大對執行人員的監督力度;執行政策時可以建立多支進入群眾生活的執行人員,宣傳政策的制定意圖,讓群眾理解政府的想法,執行人員不僅去執行相關措施,也可以提高群眾對政策的接受能力,這樣能有利于政策的執行并且拉近執行人員與群眾的關系。
2.3數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門績效評估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
對現存的績效評估標準進行分析整合,對存在過于寬泛或精細的標準進行相應的調整,使標準盡可能的公平公正與公共部門績效相匹配,在選定新的績效評估標準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接受群眾的建議與監督,這樣才能盡可能的使評估結果真實。績效評估結果出來之后,需要相關部門對評估的相關組織和人員進行交流溝通,使各組織、各部門明確自己身上的責任,這樣評估才有意義;健全公共管理部門的問責機制,需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歡迎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監督與舉報,群眾舉報多、績效評估差的部門人員必須進行問責,歸咎他們的責任并采取相關措施予以教育培訓,對屢次不改的部門人員必須進行裁決處理,這樣才能調動公共部門內部人員的警戒性也發揮了群眾的作用。同時為了發揮各城市公共部門的職能,注意對城市管理公共部門績效體系進行整合規范,在績效評估中引進信息技術以及創新使用多種評估方式,合理運用評估的結果。
3.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分析了數字化城市管理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旨在完善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使這一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最大發揮,有效提高數字化城市管理的質量,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為城市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促進城市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作者:鄧小鵬 何江 黃耀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6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