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生基礎醫學競賽探析
1對象與方法
1.1參賽對象所分析的參賽對象為右江民族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二年級學生,其中2006級412人、2007級450人、2008級450人。
1.2內容競賽內容為基礎醫學課程,包括組織胚胎學、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醫學免疫學、醫學生物學、藥理學、生物與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和寄生蟲學等課程。競賽試卷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為標準,共150道選擇題,總分為150分。
1.3統計學處理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各年級競賽成績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2006級學生基礎醫學知識競賽成績分析數據顯示:學生成績平均分是71.94分,中位數是71.00分,這說明2006級學生競賽成績偏低,總體情況較差,眾數為66分。從標準差(12.193)和方差(148.671)值來看,分數分布的離散程度大,說明學生間水平差異較大,有的學生競賽成績很高,最高分113分,而有的成績極低,最低分是13分。從成績分數段直方圖直觀顯示:大部分學生競賽成績分布在60~90分之間,及格(即相當于90分以上)的人數比較少,高分人數更加少,還有部分學生成績低于60分。
2.22007級學生基礎醫學知識競賽成績分析SPSS分析數據顯示:學生成績平均分是72.00,中位數71.00分,眾數是69.00分,標準差是14.154,方差為200.347,說明分數分布的離散程度更大。最高分119分,最低分是8分。成績分數段直方圖直觀地顯示:大部分學生競賽成績分布在60~90分之間,及格(即相當于90分以上)的人數很少,高分人數更加少,還有部分學生成績低于60分。
2.32008級學生基礎醫學知識競賽成績分析SPSS分析數據顯示:學生成績平均分是75.06,中位數是75.00,眾數是76.00,標準差是13.520,方差為182.791,最高分120分,最低分是31分。從各指標可知,2008級學生競賽成績較前兩屆明顯提高,但達到及格分數的人數仍然偏低。成績分數段直方圖直觀地顯示:大部分學生競賽成績分布在60~90分之間,及格人數(即相當于90分以上)的人數比較少,高分人數更加少,還有部分學生成績低于60分。
2.4各年級不同性別基礎醫學知識競賽成績分析對3個年級學生競賽成績分性別統計顯示,男女生成績差距顯著,女生成績普遍比男生好。
3討論
3.1競賽成績偏低的原因競賽成績結果分析一方面反映了學生的基礎醫學知識掌握程度及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競賽試卷的質量。首先從學生角度分析,2006~2008級學生在競賽中,平均分均較低,兩極分化較嚴重??赡艿脑蛴?學生的基礎較差,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由于素質教育的實行,各學校要求學生各種技能的全面發展,各種課外實踐活動,如頻繁的體育類競賽、舞蹈音樂類競賽及過多的社會實踐任其沖擊著基礎課的學習時間。學生在紛繁的課外活動中,沒有協調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從而導致學生課外學習時間少之又少,最終出現綜合素質強于專業知識能力的現象;學生對競賽沒有足夠的重視。據筆者了解,只有少部分學生為競賽進行了復習工作。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馬虎應付試卷,沒有認真答題。從試卷質量的角度分析,可能原因有:試題整體偏難;由于試題是以職業醫師資格考試為標準,而本科生教學過程中,由于時間和課時問題,有的內容上課沒有上到,從而導致試題的難度提高。
3.2性別間考試成績存在差異的原因對女生成績普遍比男生高的結果,通過初步的調查研究以及和同學的交流,分析出現此差異的可能原因是:①主觀方面:男生平時對課程學習的重視程度較女生低,課后復習時間較少。另外,從總體上講,女生學業觀念較強,學習勤奮努力[1]。②客觀方面:醫學課程以機械記憶為主,而女生在此方面占優勢;在我國,大學教育同中小學教育有巨大的差異,雖然在中學階段男女生學習成績沒有顯著差異,但從大學開始無論是平時成績還是考研考試,女生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可以推測大學的學習環境更利于女性的發揮和學習能力的展現[2]。
基于上述的問題,要使學生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充分發揮競賽的作用,學生應協調好專業學習與綜合素質培養的關系,以專業學習為主,在此基礎上加強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應重視基礎知識競賽,充分認識到競賽的意義,對已學的知識及時復習鞏固。另外,端正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性,提高學習自覺性是學好醫學課程的重要因素。命題教師應結合授課情況出題,難度應合適。授課教師應不斷探索,不斷尋求適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效率。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1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