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行業經濟
一、引言
低碳經濟是以能耗低、污染小、排放少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社會發展觀念的一個根本性轉變,是在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要推行低碳生產、倡導低碳消費和開發低碳技術。推行低碳生產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基礎,它是一種可持續的生產模式。實現低碳生產,就必須遵循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模式,是一種與環境相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小程度地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體現的原則是“減量化、高利用、再循環”。開發低碳技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通過不斷自主創新和研究開發高新技術,以實現對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有效進行大氣溫室效應的控制等。這些不僅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徹底性變革,而且也涉及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新探索、新創新和新實踐,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立節約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與必然選擇。
二、綠色會計核算的特點
綠色會計也稱為環境會計,是將環境科學、現代經濟理論和傳統會計學等學科相互結合,以自然環境資源和社會資源要素的耗費應如何補償為核心,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一定的方法,輔之以實物計量和文字表述等方法來綜合反映、報告和考核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生態效益的一門新興會計學科。
(一)全面性
綠色會計是在自然生態環境惡化和吸收傳統會計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其核算內容與傳統會計相比較為全面,核算方法更為科學。傳統會計是從生產經營的角度反映和監督企業資金運行情況,并按照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等原則對所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而對自然環境資源所造成的影響在會計核算中并沒有得到真正反映。綠色會計則是從生態環境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出發,圍繞自然環境資源和社會生態資源的高效利用及耗費補償為核心,全面反映和監督企業經濟活動對其周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從而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會計的不足。
(二)科學性
在傳統會計核算體系中,一般是確認了資產歸屬權和價值后,才能在會計賬目中配合數量進行核算,但空氣、海洋、臭氧層等資源對人類活動至關重要,卻因無法確認其歸屬權和價值而不能成為傳統會計所核算的內容,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并不把這些資源的使用和耗費計入企業經營成本,結果不僅虛增了會計利潤,而且還會形成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來謀取當前利益的短視行為,這是一種非常誘人的非正常利益驅動因子。因此,為了解決好這個現實問題,綠色會計賦予環境資源以價值和成本,并對其耗費予以計量和補償,用會計語言來綜合反映該資源的成本和稀缺性,促使企業能夠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綜合考慮,體現了微觀經濟活動與社會宏觀利益的對接,以實現低碳經濟社會和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
(三)復雜性
第一,綠色會計核算內容具有復雜性。由于環境資源要素具有多變性和綜合性,導致綠色會計的核算內容也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第二,綠色會計核算計量具有復雜性。綠色會計除了主要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外,還選用實物、勞動單位、指數等進行輔助計量,同時還可采用圖表和文字等形式加以說明和補充。第三,綠色會計核算方法具有復雜性。綠色會計研究除了運用傳統會計學所采用的經濟學、數學計量模型等基本理論和方法外,還需要涉及環境學、生態學等更多的學科知識和方法論。第四,綠色會計核算報告具有復雜性。現有會計報表披露的大多是經濟效益指標,而對眾所關注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指標均未進行披露和報告。綠色會計報告除揭示企業財務信息外,更多的是揭示非財務信息內容,包括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利用以及可持續發展等。
三、低碳經濟下構建綠色會計體系的現實意義
隨著知識化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所伴隨的生態環境惡化和氣候變化問題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發展低碳經濟社會,構建和諧生存環境已經成為全人類社會發展的共識。
(一)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的必然要求
綠色會計是在現代化大生產對自然環境資源造成嚴重破壞,使生態、氣候條件嚴重惡化、社會經濟發展基礎受到嚴重威脅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因此,為了克服傳統會計核算和監督的不足,就需要更新會計核算體系,轉變工作思路,將環境因素納入會計循環之中,走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經濟之路。
(二)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的必然條件
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對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視程度較高,其綠色會計工作起步早、發展快,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和方法論,包括制定綠色會計準則和發揮綠色會計職能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各國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也日益緊密,會計作為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數據語言和載體應具有國際化通行的水準。因此,推行綠色會計核算具有良好的國際環境與基礎。
(三)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的必然選擇
由于企業過度開采和高污染物排放的結果,使得生態資源補償能力已嚴重不足,極大程度地影響和制約了企業自身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會計理論沒有考慮企業經濟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也忽視了周圍環境的惡化和生態資源的破壞。因此,一定要重視綠色會計體系的構建,注重環保機制的投入和應用,切實有效地降低和減少碳排放量,這是走低碳經濟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
(四)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的必然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