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教學論文
汽車行業作為我國工業的支柱產業,其發展可以說是突飛猛進的。近年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得汽車后服務行業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也極大地帶動了制造、服務、營銷、維修、檢測、交通運輸等行業,從而導致汽車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是國家五部委聯合提出的五大緊缺人才重點培養專業之一。職業教育主要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務,然而我國現行的汽車職業教育中面臨著很多問題和矛盾。如何為社會培養出技能高、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如何解決培養人才與社會需求脫軌的矛盾,職業教育任重道遠。
一、我院汽車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院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班級采用的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其教學過程是教師在實訓室中利用多媒體以及實物進行教學,在理論教學過后學生直接進入實習過程。實習過程是實習指導教師先對實習訓練課題的教學目的、儀器設備、工具材料、技能操作要領和步驟、評分標準、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講解,然后再具體操作示范,學生按部就班依次進行實際訓練,若實習課題通過考核,則此項實習就完成了。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它是“被動、實驗、模仿型”的教學模式。
(一)教師的教學形式單一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實習指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整個實習教學過程是圍繞實習指導教師展開的,是典型的“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客觀上限制了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
(二)教師的作用不明確
目前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知識與技能的傳授、示范上,承擔的是知識與技能傳授者的角色。而沒有把準備教學情景、營造學習氛圍、組織和引導教學過程作為主要任務。實習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實習行為的指導者,碰到問題時候的咨詢者。
(三)知識單向傳遞
教學信息的傳遞是單向的,往往沒有學生的反饋信息,這樣教學效果就變得不可靠。
(四)學生參與程度較差
理論教學中,學生活動以討論為主,學生雖三五一群,但由于問題太難,學生相關的知識儲備不足,使討論不深入,思維不開放,學生的回答要么直接從教材上讀出,要么是不基于專業技術事實,不知從何處作答。
實訓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是被動的,技能的掌握方式是模仿型的。因此,學生的參與程度只停留在模仿操作的層面上,其自覺、努力的程度低下,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從一開始的“我要學”逐步衰變成為以后的“要我學”。
(五)考核與激勵措施片面
學生的成績評定方式單一,實習指導教師缺乏對實習教學的理性認識和實踐經驗,評價的科學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不夠。對學生的激勵的手段是外在的分數,而沒有學生在完成一項工作之后發自內心的喜悅,也就是缺乏內在激勵。
二、“汽車電控發動機”課程創新一節課
學院在08-09學年組織了“創新一堂課”比賽,筆者以“汽車電控發動機”課程參加比賽,通過這次比賽也獲得了不少啟示。
(一)創新一節課的實施過程
制定教學項目并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采用“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組織方法組織實施,要學生參與到實習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實習指導教師下達實習任務
實習指導教師把實習課題和內容、組織形式等統盤考慮,以書面形式向學生布置實習任務。在開始實習前,實習指導教師必須精心備課,其中包括實習課題的教學目的、實習所需要的重要參考資料和信息、學生的現有水平、引導問題和引導說明、場地設施、安全文明操作等,以確保實習過程順利進行和獲得高的質量。
本節課的實習任務為電控發動機不能起動故障的排除,以競賽形式完成。需要設備為桑塔納3000轎車一臺,帕薩特一臺,凱越一臺(設置同一故障);解碼儀,數字萬用表各三臺。
2、學生獨立收集信息,小組進行討論
每班48名學生,分成3組,每組16人,每組配備一名教師。實習指導教師布置實習任務后,學生按小組廣泛地收集與實習課題的相關資料和信息,可以是教師和書本材料提供的信息,也可以是書本以外的信息。
學生將完成實習項目有用的信息進行篩選,并以書面形式簡短概括,明確核心問題的本質,即“做什么”。
在這個階段,學生要討論出引起電控發動機不能起動的原因。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擬定計劃在這一階段,需要解決“怎么做”的問題,即制定排除故障的工作計劃。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實習課題制定本組的實習計劃,學生制訂計劃應盡可能的詳細,以減少出現差錯或忽略細節的現象。課題實習計劃包括實施這個實習課題分為幾個工作步驟,必須具備的實習課題實施條件,用什么工具、設備、量具、材料、儀器、儀表等,實習中應注意哪些事項,實習中應該注意哪些安全文明問題。
計劃一般以書面形式完成,這將有助于使整個實習過程系統化,并使每一個步驟都能成為有意識的行動。由小組討論制定實習計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討論和實習氛圍,有利于共同進步、共同提高,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并在小組交往與合作中,能力得以不斷提高。
4、實習課題實施過程
這一階段是實質性的階段,學生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師在一旁監督指導。學生在這一階段始終包括工作與檢驗的相互交替,不斷反饋并調整工作進度和修訂之前的計劃。
5、實習評價
實習結束后,教師對實習課目質量進行評價,同時也包括對前面所有步驟的評價,以及對學生行為及工作態度、責任心等方面的評價。
實習中好的地方給予鼓勵,不足的地方加以指出并改進。
(二)本節課創新的特點
1、目標明確
學生通過閱讀引導性資料,明確學習目標,清楚自己應完成什么工作,學會什么知識,掌握什么技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查閱資料(學生用書中的相關鏈接部分及相關車型維修手冊),獲取有效信息、思維指向,制定操作計劃,實施操作計劃,評估操作計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轉化為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從而提高了認知能力,為自我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