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建筑工程
1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設計特點
1.1設計的內容
自然保護區工程項目包括保護與恢復工程、科研與監測工程、宣傳與教育工程、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社區可持續發展工程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的項目中無論是保護管理站、定位監測站、科研中心、宣教中心、管理局的建設都涉及到建設工程;在自然保護區分期建設中,建筑工程的進度、質量也是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關鍵。因此,可以說自然保護區建筑工程在保護區發展歷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設計遵循的原則
自然保護區工程項目中建筑工程的建設,有它的特殊性,設計中必須遵循“全面保護自然環境,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大力發展生物資源,為國家和人類造福”的指導思想進行。在設計的技術上采用先進技術手段,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本著“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原則,堅持現代性與歷史性相結合,前瞻性與務實性相結合,自然環境與文脈特色相結合,充分考慮人的活動需求,強調人、環境與建筑的共存與融合。因此在設計中應滿足人性化的、層次豐富的、生動舒適的交往空間,創造出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設計成果求得最好的工程、社會、經濟、環境效益。
1.3設計的特點
自然保護區所在位置基本上都比較偏遠,保護區面積較大、地塊相對分散,自然條件復雜、山高坡陡,交通不暢,帶來建設條件困難。由于建設地點分散、建設標準較低,造成建筑設計困難較大,特別考驗建筑師的設計能力,必須在經濟性、適用性、美觀性、協調性間尋找平衡點。
2自然保護區建筑工程設計經驗
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是綜合性的設計院。近10年來,隨著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增強,該院承擔了西藏地區、云南省、貴州省等地的幾十個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不斷的積累經驗,逐漸摸索了一些設計經驗,也設計出了許多具有特色的建筑,為自然保護區建設的發展起到了作用。
2.1建筑功能設計中體現整合原則
功能的設計在建筑設計中處于首要地位,它決定了建設布局的合理性,同時確定了建筑的平面形式。由于自然保護區的功能較多,既有管理功能,又兼顧科研、監測功能,同時還具有宣教功能。根據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又增加了旅游設施功能。這些功能具有包容性,又相對獨立,在建筑設計的理念中必須考慮:構成建筑空間的自然環境要素、人工環境要素、人文環境要素;保持空間尺度、保持空間構成。在功能設計中,我們始終遵循一個原則,盡量在一個區域內整合功能需求。根據項目的特點,對相關功能進行合理劃分,突出主要功能,協調滿足其他功能。這在云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二期工程建設項目中得到了體現。云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理局科研宣教業務用房,建筑面積306.7m2。它的主要功能是為了向外界展示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資源、科研成果,通過形象的生態系統功能介紹,使公眾在參觀過程中接受自然保護的教育,其宣教的功能是該建筑最重要的體現。設計中,把宣教館放在建筑的主要位置加以突出。平面形狀布置成L字形,雖然平面布局造型簡單,但是各個功能區劃分明確,滿足了業主的要求,宣教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2.2建筑立面設計體現地域原則
自然保護區存在非常強的地域性、民族性。自然保護區的建筑設計必須從建筑與自然的關系出發,從設計項目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周圍環境、當地的建筑風格和特殊需要等多方面協調考慮,才能就具體影響和制約建筑空間和平剖面設計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進行全面、綜合的比較,采用與當地相適應的技術條件手段,在當地的傳統中尋根,發掘有益的“民族性建筑基因”,再結合功能整合、優選、融會貫通,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完善和合理性的條件下,使人工造物的痕跡盡量減少,讓分布在自然保護區內的建筑同周圍環境協調統一。特別強調“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使建筑風格與自然地理環境融為一體,成為當地的標識。
2.2.1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筑立面設計
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筑設計中,我們充分考慮了項目的地域性特點,認識到藏族人民的建筑藝術造詣很深,能運用統一、平衡、對比、韻律、和諧、比例、尺度等構圖規律,取得美的立面造型。為此,在建筑設計中充分體現藏式建筑的裝飾風格。力求建筑造型獨特,能體現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文化內涵。
2.2.1.1動物救護站業務用房
由于動物救護站業務用房及籠舍建筑規模較小,建筑平面形狀比較規則,在立面設計中因建筑體量的關系,不宜進行大量的裝飾,避免出現層層疊疊,產生比例失調。為使建筑立面高低比例關系協調,在山墻的處理上采用了增加凹凸的檐口造型,外墻采用乳白色涂料飾面,屋頂檐口采用具有西藏地域特色的裝飾線條和色彩。同時在色彩的運用上盡量同周圍環境相符合,墻面多采用乳白色和淺灰色為整個自然保護區的主色調。建筑古樸、自然得趣。
2.2.1.2管理局綜合業務用房
由于管理局綜合業務用房是整個建設項目的中心,它的建筑風格必須滿足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地域是建筑賴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內涵和品味,時代性體現建筑的精神和發展。成功的建筑設計三者不可分割,只有充分理解和綜合應用建筑的三性,強調整體性和統一性,就能創作具有特色的建筑。在管理局綜合業務用房立面造型設計時具備時代氣息、并兼備自然保護區當地建筑的特點,使它成為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獨特的形象符號,成為保護區的標志性建筑,同時與其他建筑協調,形成保護區一致的建筑風格。其中拉薩市管理局綜合業務用房因處于進入拉薩市的主要國道旁,為豐富立面造型,采用了階梯式,特點為整個建筑錯落有致,富有運動的節奏。立面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富于變化,層高較高,顯得建筑宏偉高大。立面開窗較大,明快大氣。窗楣、窗套采用裝飾色彩和線條增加立面的立體效果。特別在主要大門的門楣上采用藏式裝飾,有三層逐層出挑的短椽,在短椽的最下一層出挑小方椽,在小方椽上裝飾深土紅色和深灰色。層層挑出的短椽使門頭有一種向上飛翔的氣勢。建筑立面造型的亮點是具有濃郁西藏地方特色的檐口造型,采用平頂,雙層的“邊瑪”檐墻,高貴典雅。在建筑色彩的運用上手法大膽細膩,主要構圖采用大色塊,色彩表現簡潔明快。乳白色的墻面配有紅色的裝飾線條,形成了艷麗明快和光彩奪目的色彩效果,讓人們在感觀上能賞心悅目,在這里工作和參觀學習身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