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邏輯學告訴我們,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它是我們產生正確判斷和正確推論的邏輯起點和基礎,因而成為任何每一個理論工作者最為關鍵的部分,也是我們每一個理論工作者最為關心的理論問題之一。
時下,一些報刊發表的論文中出現了“養生體育”一詞,而且這一詞在人們的口語中也被頻頻使用。
以往我們是將“養生”和“體育”分開使用的,它們都有明確的解釋。而“養生體育”一詞反映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筆者無以得知,但卻發現了“養生體育”這一用語存在邏輯學錯誤。為了規范體育的科學術語和概念體系,筆者不揣淺子陋,將一孔之見求救于萬家。
按照形式邏輯理論,一定的概念要由一定的語詞來表達,一定的語詞也反映著一定的概念.“養生體育”是由“養生”與“體育”兩個詞語構成的,、分別代表著兩個概念,從兩個概念的本質規定上看,“養生體育”顯然存在著“同義反復”的錯誤。因為,“養生”一詞是我國古代對人們養護生命,促進健康長壽活動的概括表達,也稱作,衛生、保生、攝生、道生等。而“體育”一詞的使用在我國是10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事,體育這一術語在含義的解釋上雖然有一個演化過程,但增強體質,使人健康長壽的思想一直是我國體育理論界所公認的體育和根本屬性之一。
如我國的體育理論教科書中寫道:“體育(廣義的,亦稱體育運動)是指以身體練習的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作為廣義體育組成部分的競技體育娛樂,它們雖在具體目的,內容,形式和手段方面有所差異,但其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即增強體質,促進人們的健康水平,這種理解是肯定為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所以,在最終目的這一層次上講,“體育”與“養生”是不存在差異的,將“養生’,與“體育”兩詞連用,顯然是同義反復。
養生體育,顧名思義,是指:以養生作為目的的體育”。在這一理解中,由于體育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有“以養生為目的”的含義,如果再用“以養生為目的來加以限制體育一詞,反而使人們覺得似乎“體育”并不是以“增強體質”為終極目的的了,從而使“養生體育”這一語詞所表達泊勺概念變得不明確了,從這一角度看,我們還是不用“養生體育”一詞為好)。
另外,從方法手段內容層次上看,“養生體育,一詞則存在限制不當的毛病。因為,養生是指人們養護生命,促進健康的所有有意識的活動,其內容成或者說方法手段包括飲食起居、精神調攝、四時環境、房事、勞動、身體活動等,也就是說養生概念的外延是比較大的,而體育的外延雖然包括多種運動項目,但主要是以身體活動為基本手段,而不涉及飲食起居等。
從邏輯學上講,養生手段與體育手段相比較而言,養生手段應是屬概念,而體育手段則是種概念,即體育手段包括在養生手段之內。
邏輯學上的概念限制過程應是由屬概念到種概念的過程,而大學生相對于女大學生是屬概念,女大學生相對于張靜是屬概念,其限制過程為:學生一一大學生—女大學生—張靜女大學生。根據這一規則,養生與體育之間的限制應是由養生到體育的限制過程,即養生—體育養生。這樣便增加了概念的內涵,縮小了概念的外延。
理解為以身體活動的手段而進行的養生,屬于養生活動和內容的一種。而“養生體育”所表達的概念顯然是由種概念到屬概念的限制過程,即由體育—養生體育,從而違背了邏輯學上有關概念限制的規則,在此意義上說,“養生體育”一詞的使用也是欠妥的
綜上所述,“養生體育”一詞存在著明顯的邏輯學錯誤,容易使人們產生理解上的模糊甚至錯誤,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養生”和“體育”所表達的目的層次上(內涵上)犯了“同義反復”的毛病,在“養生”和“體育”所表達的方法手段層次上(外延上)存在著種屬之間“限制不當”的錯誤。對此,體育理論界應引起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