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1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特征
可持續發展系指滿足當代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需要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涉及人口、資源、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可持續發展是指經濟、社會、人口要綜合性地發展,發展過程中要合理利用資源,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當前階段性的發展和長遠發展結合起來,要從長遠發展的高度來實施現階段的計劃。
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最基本的含義,就是強調要將當代的發展與未來的發展結合起來,要以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作為制定當發表展戰略的前提。也就是說要有遠見和前瞻性,而不能以犧牲未來、犧牲下一代人的發展為代價,求得一時的滿足。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最主要觀點就是要從長遠考慮發展問題,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損害人類長遠的利益。這就要求我們的戰略研究中要把這樣的發展思想貫徹始終。
可持續發展觀有兩個鮮明的特征:發展的可持續性即發展對現代人和未來人需要的持續滿足,達到現代與未來人類的利益統一;發展的協調性,即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限定在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追求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2競技體育與可持續發展
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競技體育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合理配置。后備人才培養的機制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和關鍵因素,競技體育中后備人才資源存量越大,競技體育就越能可持續發展。競技體育的角逐實質上是競技體育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后備人才的競爭,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數量與質量直接關系到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規模與質量。
競技體育是指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和集體的運動能力,爭取優異成績而進行的運動訓練和競賽。競技體育不僅僅是以追求高水平運動成績為目標的運動、競賽和訓練,而且還包括在以社會普通大眾參與為主的主要追求健身、娛樂、休閑等價值的體育活動中,以追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或集體的運動能力而進行的活動。可持續發展觀已成為世界乃至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主旋律,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
3奧運會上遼寧省競技體育的表征
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遼寧體育健兒不畏強手、奮勇爭先、頑強拼搏,歷史性地創造了國內金牌總數第一、獎牌總數第一、參賽人數第一的輝煌紀錄,這是中國參加奧運會以來,遼寧體育健兒在世界影響最大、水平最高的奧運會上取得的最優異成績。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表彰大會和國家體育總局及中國奧委會召開的表彰大會上,遼寧體育局不但榮獲歷史上最高的榮譽———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獎,而且遼寧奪冠的運動員、教練員及三個訓練單位還分別獲得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2008年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個人”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集體”等77項榮譽稱號,在全國各省市中首屈一指。據統計,在已經過去的7屆奧運會上,遼寧已經獲得了24項奧運會冠軍,獲得金牌29枚,從這一方面來看,遼寧堪稱全國的體育強省。
北京奧運會上,遼寧省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遼寧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為參賽運動隊提供了充足的訓練經費,同時在運動員的編制、教練員和運動員的待遇以及保護體育人才方面也陸續出臺了優惠政策。同時,遼寧的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突出的。眾所周知,女柔金牌教練劉永福60多歲了,在備戰奧運期間拋家舍業,做出了巨大付出;王楠身體一直不好,但始終堅持不懈,外省重金來挖王楠,她舍棄了豐厚待遇選擇留守;張寧作為33歲的老將幾乎一直與傷病做斗爭,這些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表現遼寧體育精神的彰顯,正是有了他們這樣頑強的拼搏精神,才成就了遼寧競技體育輝煌的今天。
在雅典奧運會后,遼寧體育進一步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明確責任目標,理順關系,狠抓訓練,大力培養后備人才,因此這也為遼寧競技體育在北京奧運會上全面突破打下了厚重的基礎。為了遼寧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遼寧省體育局還進行了項目布局的改革。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遼寧制定了“三大球一小球”的精品戰略,經過幾年的臥薪嘗膽,如今已經結出了累累碩果。在北京奧運會上遼寧乒乓球選手取得了2金1銀1銅的優異成績。在大球方面,遼寧女排獲得了銅牌,女籃躋身前四、男籃和男排隊都闖入奧運前八強。此外,在現有的乒乓球、羽毛球、射擊、柔道、舉重、女子競走等重點項目基礎上,遼寧擴大外延,增加新項目,目的是尋找新的奧運金牌增長點。比如,在2002年下半年才成立的女子摔跤隊很快就培養出了名將王嬌,并在北京奧運會上為中國摘得唯一一塊女子摔跤金牌。從組建隊伍到獲得奧運金牌,前后不足6年時間。
回顧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備戰及參賽情況人們就會清醒地認識到,遼寧的競技體育工作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一是國家的優勢項目,如體操、跳水、射擊、舉重等,遼寧無一人參賽;二是基礎大項田徑、游泳,遼寧也無尖子選手參賽;三是一些項目的高水平運動員年齡偏大,到2012年繼續保持較高水平難度較大;四是從第11屆全運會的參賽情況來看,遼寧大約空缺90個小項。
這些都是影響遼寧競技體育發展的具體問題,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有可能在倫敦奧運會乃至今后的奧運會上為國家做出貢獻。在這種情況下,遼寧體育必須在新的奧運周期內做好扎實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繼續提高水平。遼寧體育的優勢項目水平必須加大保障力度,使之成為倫敦奧運會的主力軍;另外就是恢復潛在優勢項目,遼寧的一些項目原來在國內具備較高水平,但在北京奧運會上卻無人參賽,如舉重、射擊等。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提供所需條件,使這些項目能在較短時間內提高水平;三是逐漸填補空項、弱項,通過調整項目布局,重新建立體操、跳水等項目的專業隊,逐步填補空項,加強弱項,力求協調發展;四是加大田徑、游泳等基礎大項的投入力度,尋求突破;五是在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球項目上加強梯隊建設,加強遼寧籃球、排球奧林匹克隊的建設,同時重新建立足球專業隊,并盡快完善梯隊建制,爭取為國家大球項目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