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術
隨著國家實施教育改革推行素質教育,我國的藝術教育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由于諸多原因,農村學校美術教育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大多數家長、教師只關心語、數、外等主要考試科目成績的高低,對于美術課視而不見,學生在巨大的考試壓力下也無暇顧及。筆者作為一名農村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實踐體驗、觀察思考,總結了以下六個弊端及相應對策:
一、教育評價因素的影響
由于我國自身教育的實際原因,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仍然把應試教育放在首位,大多數學校領導、教師追求“升學率”“及格率”,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排名。為了孩子能考個好成績,考上名牌學校,多數學校教師隨意占用每周僅有的一節美術課,特別是臨近期中、期末出現爭搶美術課的尷尬局面。有的學校甚至一節美術課也不上用主科代替美術課。只不過為了應付領導檢查,課程表上卻安排著美術課。盡管教育部于2002年頒布了《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使學校美術教育更加規范。雖然國家實施素質教育也有十年了,在農村素質教育并沒有引起重視。農村美術教育還有許多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導致農村美術教育受到考試制度的影響。要想改變這種教育現狀,關鍵還是要改變目前教育評價制度。
二、觀念落后,意識淡薄
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農村大多數人忽視美術教育。認為美術課是副科,他們單純要求孩子學好主科就行了,沒有必要在美術學科上下工夫。許多家長及學校領導、教師認為美術就是畫畫,是一門技法。這樣錯誤的認識使他們不了解美術知識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認識不到美術教育能夠幫助學生陶冶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創造力、調節心理狀態、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更忽視了美術教學對學生手、腦、眼綜合訓練的過程。面對學校領導、教師、家長不理解美術課在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針對這種落后思想就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向他們耐心細致地闡述現代社會中美術與社會生活、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關系。要努力提高家長、教師正確的美術教育觀,同時加強教學監督,杜絕隨意安排非專業教師從事教學工作。
三、教師專業素質偏低
農村學校美術專業教師幾乎沒有,有的美術教師只是美術愛好者,專業知識也不高,大多數美術教師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
讓這些不懂美術的老師上課,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
另外教師對教學大綱鉆研不夠,對教學目標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對學生年齡、心理特點認識不當使得教學效率低,限制學生主動學習美術的愿望??梢娊處熥鳛檎n堂教學的主體,自身業務能力在培養學生興趣方面起著直接、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這是一個關鍵因素。
因此,改變這種現狀的主要策略是加強師資培訓,提高農村美術教師的業務能力,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交流機會。各級教育部門要有計劃地對教師,特別是兼職教師進行在職培訓,提高他們對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組織學生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使用教學設備的能力等。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進行區域內美術教師交流,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素質考核。另外,教育主管部門也要采取有效辦法吸引美術專業教師深入農村教學,以緩解美術教師不足的問題。
四、重技能訓練,輕美育教育
新的《美術教學大綱》中指出:“美術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大綱》中明確規定美術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然而,農村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偏重技能訓練,把美術課與繪畫課相等同。要么簡單地作一下示范,要么讓學生看著教材畫,缺少理論知識的講解和欣賞課開設。這樣就失去了對學生的審美教育,使美術課單調無味,失去了美術廣義的特點。
教師給學生傳授一些必要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養成愛祖國、愛學習、講衛生、愛惜糧食的良好行為習慣,激發學生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的欲望。同時加強美術欣賞課教學,既拓展了學生的藝術視野,又提高了學生藝術欣賞的能力。還可通過對藝術作品進行生動形象的深入分析、理解,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增強學生辨別善惡、美丑的能力。比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不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具有極珍貴的歷史資料價值),秦大虎、張定釗的油畫《戰斗中成長》(抗戰時期一位滿載而歸小戰士的形象),齊白石的國畫《群蝦》(栩栩如生游蝦的形象表達畫家對生活的熱愛)。另外,廣泛開設手工制作、剪紙、編織、泥塑、拼貼添畫、裝飾畫等課程。用多種形式的藝術語言訓練學生的動手、動腦設計能力,讓學生從中感受藝術美。
五、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農村美術教師主要采用講授法(教師通過語言向學生講解知識)、演示法(教師做范畫,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這些教學方法比較死板單調地向學生強行注入美術內容,不考慮學生的心理感受,看不到學生個體差異。使學生學習時很被動,增加了學生厭惡美術課的情緒,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不能發揮學生想象創造的精神。
教師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不同年齡、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從教學實際出發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鼓勵肯定學生的創意,積極展示講評學生作品,分組分工合作練習,讓學生相互評議作業得失,探究體驗創作過程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老師的組織指導下能夠積極主動地觀察、思考、發現美,讓學生消化和掌握美術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六、教學條件、生活環境的制約
城鄉差異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城鄉學校之間教育教學環境、教學條件存在較大差距。
農村學校教育經費有限,在美術教育上的投入自然非常少,美術器材嚴重不足、教學設備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