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1現行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因教學指導思想偏差導致評價失去客觀性
目前,高校體育課教學評價沿用以“課堂為中心、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評價理念為指導。“以傳授運動技能為重點”。以劃一性的考試為唯一評價手段。體育教學評價存在著為評價而評價的做法,把評價作為體育教學的目標對待。體育教學仿佛就是為了考核而進行的,考什么就教什么。教與學變成一種機械的勞動與手段,評價的目的存在單一性。
1.2過分注重靜態評價忽視學生參與狀態與主觀能動性
長期以來對體育教學學生成績的評定受“技術技能”教育觀的影響,過于強調體能和技術技能的評定。而對學生學習態度、成績提高幅度內容重視不夠。基本上是以考學生體能、達標這些定量指標為目的,存在著評價內容的片面性。
1.3評價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不科學性
現行體育教學評價主要是從靜態的方式評價學生的運動成績。以“運動技術”和“達標”成績作為學生的體育成績.評價過分強調運動技術和達標,存在著很大的片面性和強制性。做法偏差性大,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程度、參與程度缺乏定性的動態評價。體育教學評價偏重于終結性評價,而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思維水平的發展程度,卻未能用評價去加以肯定,使評價出現偏差。嚴重的忽視了學生心理、價值觀和學習態度、創造能力及學習能力培養,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及體育意識的提高和體育習慣的養成。評價目標與培養目標相違背,把評價作為體育教學目標導致用一個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挫傷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構建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思考
2.1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理念要建立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關鍵要從思想上轉變傳統的教學評價理念。抓住高校體育的目標,使教學評價目標與高校體育目標相一致,并力求評價指標的科學性、評價方法的可操作性。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要從單一的評價視角轉向多維的角度,要淡化甄別和選拔功能。強化全面教育、檢驗、反饋、激勵的功能,既要評定教學結果、又要評定教學過程;既要評定教師的教、又要評定學生的學;既要考評學生的技能學習結果、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情感、參與度、以及學生學習的進步幅度等。
2.2拓展評價內容體系
新《綱要》把學生學習目標劃分為五個領域即“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因此,評價內容也應不斷拓展,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2.3建立多種評價方式綜合運用體系
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相結合,在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中,終結性評價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占主導地位。這種評價方式可以反映出教學的最終結果,但由于這種評價方式和教學過程不同步,因此對教學過程暴露出的問題不能及時給予反饋,針對這種評價方式的缺陷,我們建議將形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相結合,診斷性評價主要解決學生在學習某一教材的準備狀態,以確定教學起點和采取恰當的方法。形成性評價是在體育教學中及時發現和診斷問題,及時獲得反饋信息,改進體育教學工作。三種不同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使整個教學評價處于動態環境中。
2.4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定量評價使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具有科學性。一直以來,定量評價在高校體育教學評價中占主導地位。但是,體育教學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教育過程。包括許多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里面,象學生的興趣、情感、態度,這些指標靠定量評價是根本測不到的、難以量化的。如果忽視這些方面,體育教學評價就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因此,把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才能全面地把握被評價者的本質特征。
2.5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他評在評價中占有主導地位,忽視教師和學生的自評,往往表現在學校評教師,教師評學生。由于教師和學生基于對他評的壓力往往會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這對提高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是不利的。加大自評會使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增強,參與意識加大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和學習中去。
2.6加強激勵機制促進學生體育意識和習慣的養成
在高校中我們不難發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喜愛體育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這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運用評價方法的錯誤。缺乏激勵機制,使學生失去對體育的興趣。特別是那些素質差的學生,因此我們要改變過去的傳統的評價體系“淡化甄別與選拔功能,強化激勵機制”尤其是對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反饋,把他們的進步幅度納入體育學習成績中去,以他們自身建立一種縱向的比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才能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才能體現新(綱要)的精神所在。
3結論與建議
目前,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目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與素質教育不相適應,教學評價改革相對滯后,成為束縛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須確立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評價指導思想和教學評價目的觀,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真正使評價成為教學改革的推動因素。與體育健康能力培養模式相對應的教學評價模式,是從評價對象的需要和發展視角出發,打破單維的“育體”、“達標”評價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綜合評價轉化,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糾正、改進、激勵、強化等教育功能。這是有效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強有力的措施,同時對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健康狀況的維持和發展、終身體育的實現等都將產生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