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中的若干問題
1.1體制與機制的不完善
我們能夠明顯看到,現有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的問題,而這種現狀必然會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產生影響。一是是生產保障機制不完善。目前各地推廣的“公司+農戶”的生產機制相對松散,當遇到外界供求變化或是遇到自然災害等突發性事件時,農戶的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市場信息不暢。一般規模的經濟戶和散戶往往依賴于本地個體戶收購,價格受制,影響經濟戶的積極性。同時收儲、加工等配套產業不健全,難以起到帶動作用。二是服務體系滯后。國家雖然在提高種植作物、畜禽產品質量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大范圍推廣和品種改良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業務部門自身建設滯后,服務水平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存在矛盾。同時不少地區的疫病防控體系不完善,疫病對畜牧業生產威脅依然較大。
1.2資金與政策支持不夠
目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仍然處于自發狀態。政府對于農村合作組織的扶持工作在很多地區并沒有能夠落到實處,農戶在擴大規模、擴大生產方面只能靠自身積累完成,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經營效益低,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弱。龍頭企業也普遍存在發展資金困難問題。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政府也沒有能夠為農民提供很好的金融優惠政策,客觀上也造成了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水平提升慢,產業不能及時提檔升級。
2、促進我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有效策略
2.1加強主觀認識
各地的政府以及相關組織應當以村鎮為單位,以產業為基礎,分層分級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成員以及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與普及,充分借鑒國內外一些較為成功的合作組織的發展案例,幫助他們開拓視野,增加合作組織對農戶的吸引力,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接受合作組織的管理方式。
2.2加大資金與政策支持
一是要建立穩定增長的多元投入機制。增加對經濟合作組織的有效投入,增加對農戶的信貸支持和政策擔保,逐步擴大農業保險險種的覆蓋范圍。鼓勵地方政府和民間出資設立融資性擔保公司,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貸款擔保服務。落實和完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二是協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政府為合作社的運行提供政策引導,企業提供生產技術以及銷售支持,各相關部門加強行政執法,為經濟合作組織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安全、良好的環境,最終達到共同受益的目的。
2.3完善管理機制
一是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保障體系。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的教育培訓力度。因地制宜,搞好分類指導,把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納入當地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認真進行規劃、實施。二是積極發展配套的加工業。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入手,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精加工,建立一批龍頭型、規模型的產品加工企業,提升產業層次,提高經濟效益。三是加大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加快對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提高技術水平,降低生產成本。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對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其健康發展有利于解決農村的就業問題,有利于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國家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充分認識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合理進行破解,促進其長久健康發展。廣大基層工作者還需要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繼續探索解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作者:李維 單位:江蘇中共如東縣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