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成本管理論文
一、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的構建
項目責任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并且貫穿項目建設的始終,中間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對項目的成本控制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使其規范化、標準化有助于項目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保證責任成本管理工作實現應有的效果。建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體系是規范項目責任成本管理工作的具體體現。一個完整的項目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由以下幾部分構成:項目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的簡要說明;明確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的組織機構;介紹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責任成本考核與兌現并且要建立責任成本分析報告制度。具體來說,項目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的構建過程主要包括確定責任成本目標值、成立責任成本管理中心、編制責任預算、實施動態控制、核算責任成本、考核工作業績并且編制責任成本核算報告等六個步驟。
1)確定責任成本目標值。項目的目標成本,是項目部與企業簽訂的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可能耗費的成本值,這個成本值就是我們所考慮的責任目標成本值,即項目責任成本為項目的目標成本。這是進行責任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是項目全體員工努力的方向,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責任目標成本值,可以保證項目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的實施效果,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2)工作分解,成立責任成本管理中心。當確定了項目總的責任成本目標值后,需要按照項目的經濟責任制要求,在項目組織系統內部劃分不同層次的責任中心,分解項目的全面目標成本,形成各項目組織、各層次責任中心的目標成本,按照該分解的目標實施相應的管理,及時主動檢查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偏差,采取措施減小偏差,從而實現對成本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這是責任成本管理工作的重點,責任成本中心的劃分一定要全面考慮項目發生費用的各項工作,將項目的責任成本目標值按照可控性的原則分配給各責任中心。
3)編制責任預算。科學的責任成本預算,是責任中心計算收入的標準和目標,是責任成本支出的最高限額,是考核、評價責任中心的依據,也是兌現經濟利益的依據。一般由各個責任中心編制責任成本預算表,成本考核中心制定相應考核標準。項目部責任預算編制完成后,項目部按照“誰負責,誰承擔”的原則,建立一個責任分配橫向到邊、指標分解縱向到底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將成本控制指標和責任量化分解到具體責任人,并簽署責任書。每個責任中心有明確的預算指標,層層負責,避免脫節,保證正確劃分責任過錯界線和確定分享責任利益范圍,使責任管理人員能理清思路,控制重點,避免責任交叉與推委責任,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標,千斤重擔大家挑”。
4)實施動態成本控制。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是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當確定各責任中心的成本預算值后,就要借助一定的成本管理方法對責任成本中心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一般來講,項目成本的控制按照控制的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內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其中內部控制是指責任中心對本中心責任預算執行過程所進行的控制,外部控制是指上一責任層次對所屬責任中心責任預算執行過程所進行的控制。通常以內部控制為主,外部控制為輔,責任中心對施工生產活動的自我控制是責任成本管理的最重要、最基礎的職能。
5)跟蹤記錄信息,核算責任成本。在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中對各責任中心完成的任務量進行跟蹤、記錄,便于項目結束時對各責任中心進行考核。對各責任中心所完成工作量進行統計的時候,要遵循分階段、按期驗收、計量精確以及責任分明的原則,對各責任中心所完成工程的數量和質量進行驗收。工程質量的驗收,按照工程項目的質量標準和規范進行;工程數量的驗收,按照責任中心實際完成的合格工程項目的數量進行驗收。任務量的驗收采用驗工計價單的方式進行。計量、驗收各責任中心所完成的工程數量,是責任中心編制業績報告,上一責任層次考核、評價所屬責任中心責任成果、兌現各責任中心經濟利益的重要依據。
6)評價考核工作業績,編制責任報告。上一級責任中心要以計量、驗收的工程數量和質量情況及業績報告為依據,對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果進行考核、評價,找出責任中心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功的經驗,并且按照合同和有關的管理規定兌現相關責任中心經濟利益。
二、工程實例分析
1.工程案例概況
某機場擴建配套交通中心工程為機場交通樞紐地鐵配套工程,地下兩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面積約34000m2,基坑最深26.5m,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加一道鋼筋混凝土支撐。地下連續墻115幅,混凝土灌注樁121根(含臨時樁31根)。合同總價52271.7萬元,合同工期2011年12月1日~2013年12月25日。截止到2012年4月25日該項目地下連續墻全部完成,累計澆筑混凝土30778m3,鋼筋制安完成5880t,型鋼接頭997t;工程樁完成55根,鉆孔樁成孔3190m,鋼管柱制作安裝完成1014t;項目部完成投資9242萬元,完成投資占合同價52271.7萬元的17.68%。
2.工程的責任成本管理工作
1)成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中心。按照項目的組織機構劃分出各責任中心,成立了以項目經理、黨工委書記為組長,項目總經濟師為副組長,相關業務部門參與的項目部責任成本管理領導小組,同時明確各責任成本管理中心的責任。2)健全責任成本中心管理制度。通過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保障責任成本管理的效果。3)制定責任成本考核、兌現體系。確定各責任中心的預算值,將責任預算分解到單項工程或勞務隊;對項目實行年度考核和竣工考核,科學評價項目管理成果。4)實施責任成本管理與控制。對項目的投標階段、施工組織設計評審、經濟技術論證、合同管理、工程量、工程設備等方面進行管理和控制。
3.案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的成果
通過分析項目的經濟活動及責任成本考核的結果可知:截止到2012年4月25日,未出現超撥款現象,并且根據項目部與公司簽訂《責任成本承包協議》計算責任成本為8091萬元,實際成本支出為7866萬元,為公司節約成本225萬元,增加了項目的收益,收益額達1490萬元;同時材料費用和管理費用上也有結余。上述數據表明,實行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積極影響,有效的控制了項目的成本支出,節約了企業成本。
4.案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該項目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比較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責任成本管理機構不夠細化,責任成本中心劃分范圍過大,責任成本中心的數量偏少,責任劃分不夠明確,未能具體到個人。2)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只有對項目的工程量、物資、設備及勞務人員等成本的分項控制,缺少整體層面的控制,即沒有采用相應的成本管理方法對項目的進度、質量等其他指標進行綜合控制,不利于項目的整體管理。
作者:王海婭 單位:石家莊鐵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