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經濟管理論文
一、建立適應企業發展的管理制度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企業也是適用的,標準的企業就要求有標準的管理階級,也需要標準的管理制度。無論是在薪資制度、獎懲制度還是企業的相關政策文件,都是需要標準的制度來施行的。如果沒有標準的企業管理制度,老總何為老總,下屬何為下屬,那一個企業就沒有上司跟下屬之分,也就沒有了嚴格的體系來支撐這個企業的發展,到最后,企業不得不面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結局就是面臨著倒閉。只有有規矩了,大家都按照規矩來實行,各司其職,各就其位,這樣才能更好的協調企業人員之間的協作,以便更好的提升人員的工作效率,為了日后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做前提。
二、將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致型轉變
以往的管理模式就是任憑企業自身發展,市場往哪里走,企業就往哪里走,別的企業往哪里走,跟隨者往哪里走,始終被市場以及模仿牽著鼻子走,是最不明智的行為。而且企業發展的都是靠生產力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不是靠技術以及提高生產方式來促進企業的發展。盲目的引用其他企業的生產模式,利用粗放型的生產方式。要知道,現代企業發展只是單純的靠老式的道路來取得發展是不靠譜也是不切實際的了,必須要取得轉變,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才不會被市場淘汰。所以,企業的要想在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必須改變自身的管理模式,要拋棄以往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向精致型的發展模式改變,從而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改變,適應時發表展。
三、引進“合同制”員工
一般的企業圖省錢,將利潤最大化,不愿意與引進人員簽訂合同,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不愿意支付稅以及給員工買保險,這就是為了給企業的利潤足夠的空間。其實這個做法是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的。一個企業要想求得生存以及發展的機會,跟員工簽訂合同是必須的行為,也是國家法律法規強制規定的。引進“合同制”員工的好處在于能夠讓該員工穩定的給公司帶來利潤,也讓企業更好的放心將自己的事業交給員工,這樣達到了互惠互利的效果。
四、建立合理的企業發展目標
企業發展途中肯定有很多的目標,比如一開始企業的成立,要定一個使企業生存的目標,再然后就是讓企業完成每年的任務,接著就是與同業務的企業比排名,再接著就是進當地市場的前幾名,再是全國,再是全世界,接著就是上市,達到更高更強大的目標。如果一個企業沒有了發展目標,也就沒有了動力,員工也沒有辦法取得積極性,所以更談不上企業的發展了。可想而知,規范一個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定制合理的發展目標是尤其重要的,必須拉到日程上來。
五、建立“經濟管理數據”
數據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它能夠顯示出企業發展的歷程、盈虧、效益等等,通過數據,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企業的發展。建立“經濟管理數據”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企業,讓企業得到更好的清晰的數據,方便管理層分析市場,從而推斷下月甚至是下年的目標,方便企業管理。經濟管理數據內容可以包括:與往年同期相比數據分析、每月數據分析等等,越做細致的工作,越能反應出企業市場的競爭力,方便日后管理以及分析。
六、建立適應企業發展的監督體制以及激勵制度
有了目標,有了制度,有了數據,還僅僅是企業發展模式的三個方面,這些都是需要監督體質以及激勵體制來讓其更好的達到應有的效益。只有更好的監督,才能更好的施行。監督機制下可以分為正激勵以及負激勵的激勵制度,達到就正激勵,以資鼓勵,達不到就負激勵,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以此來提高人員的積極性。這都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根據數據分析,確立目標,嚴格按照企業制度,從而拉近與高端企業之間的差距,拉動本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七、結束語
進入21世紀的中國,全球化已然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中國的企業還是原地踏步,不跟隨時發表展的步伐,閉門造車的話,會被時代所淘汰,更會被市場所淘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重點是靠自己的管理模式以及發展模式來運作的,只要是符合時發表展、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道路,就意味著企業的經濟發展的道路是正確的,是可取的,是適應自身以及時代要求的。
作者:崔忠星 單位:河北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