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教學論文
一、掌握觀察方法,合理有序觀察
在物理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系統的觀察方法,如對物理現象與物體外部形態關系的觀察;對物理現象與物體內部結構關系的觀察以及對物理現象與物體動態關系的觀察,觀察事物的特征和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在物理教學中,主要的觀察法有:一是系統觀察法。它包括順序觀察法、分步觀察法和角度觀察法。二是對比觀察法。包括異部對比、異物對比、前后對比及分類對比等。這是判斷哪一種因素對現象或過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另外,還有循序觀察法、定期觀察法、定點觀察法、定量觀察法等等。具體觀察時應根據觀察對象、觀察內容、觀察目的、觀察條件的不同,選擇適用的一種或多種觀察法。不論采用什么觀察法,在觀察過程中要求做到點面結合,即既要全面了解,又要抓住重點觀察。觀察方法要用得恰當,觀察過程要認真細致,記錄、繪制觀察結果要實事求是,這樣才能為解決問題提供依據,有利于觀察能力的形成。
二、提供觀察機會,帶著目的進行觀察
在觀察事物或做一件事前,只有給學生提出明確而具體的任務,才能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們深入細致地觀察。不同的實驗有不同的目的,教師在實驗之前,要告訴學生將要做什么實驗,這個實驗是為了觀察什么現象或是為了驗證什么假設,還需要注意什么事情等等。實驗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初步學會透過現象找出事物本質特性和規律。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學會自行獲取知識,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放手讓學生觀察、思考、分析,通過研討,把觀察結果說出來。也可以通過對比實驗,分析比較得出實驗結論。此外,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找到可供觀察的實例,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對于其他能力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總結觀察現象,得出科學結論
觀察僅僅是一種手段,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為了得出某些結論。觀察告一段落后,要善于把觀察到的現象加以比較、分析、歸納、綜合等,然后得出結論或總結出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除了教會學生各種科學的觀察方法外,還要指導學生按具體要求如實地繪圖、記錄,并且分析資料,討論觀察結果。啟發學生積極思維,進行自覺的觀察,才能使他們獲取正確的信息,發展思維,獲得知識,掌握技能,進而認識自然規律。觀察作為一種物理學習能力,對于物理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觀察也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手段。作為物理教師,要經常結合教學內容,說明認真細致的觀察在知識學習及科學發明和發現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育學生要做觀察的有心人,養成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
作者:劉琴 單位:江西贛州市開發區黃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