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91-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看-国产亚洲精品xxx-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SCI期刊 | 網站地圖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頁 >  ? 正文

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論文5篇

2021-4-10 |

第一篇

1、結合近幾年食品安全事件展開食品化學實驗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食品安全嚴重挫傷社會公信度。影響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有:2003年,阜陽“大頭娃娃”奶粉事件;2004年,廣州市白云區劣質散裝白酒事件;2006年,“蘇丹紅事件”,湖北武漢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人造“新鮮紅棗”事件;2010年,“假葡萄酒事件”;2011年,“地溝油”事件。綜合上述事件可知,食品安全性事件多發生在食品中蛋白質含量,人為添加色素,違規使用色素,違規人工勾兌等方面。在食品化學實驗課程中,首先要選取生活中直接接觸的食物原料作為樣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實驗方法,結合實際檢測食品特性選擇最佳實驗方法。若現有方法不能達到預期目的,則引導學生思考原有方法存在的制約性因素;鼓勵“學習—實踐—學習”的思維模式。如“大頭娃娃奶粉”事件是奶粉中蛋白質含量不足,通過常規方法測定奶粉中總氮含量如凱氏定氮法即可分析確定。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不僅僅是奶粉中蛋白質含量不足,還涉及投毒問題。用三聚氰胺提高奶粉中的總氮含量,用凱氏定氮法分析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時,不能分析出奶粉中蛋白質具體含量,也不能測定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這就涉及最新的教育裝備問題,原有的瓶瓶罐罐等簡單裝備已不能適應當前教學的需求。因此,必須用其他方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奶粉中蛋白質含量。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需要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此外,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用納米金顆粒結合酶系統,可以快速、簡單地測定出牛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綜上可知,單一測定方法和裝備已不適合時發表展的要求。同時,實驗室中蛋白質分析方法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通過引入新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加深學生對食品中蛋白質的認識。目前,我院實驗中心購置了以Waters2695為主的多臺液相色譜儀,配以二極管陣列檢測器升級原有的教學設備,以應對更加復雜的食品安全事件。

2、用國際眼光選擇多重食品標準分析方法開展實驗

中國是WTO成員國之一,農產品的進出口已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我國出口農產品前五大類為水產品、蔬菜、畜產品、水果和飲品類,均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金額447.6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70.8%。前五位的市場為日本、東盟、歐盟、美國和中國香港,出口合計437.4億美元,占當年出口總額的69.2%。在出口過程中,農產品標準必須達到日本、歐盟和美國FAO等國家進出口食品分析檢測標準,因此,歐盟和美國等食品化學標準為進出口檢測分析常用分析方法。如維生素C的測定,中國國家分析標準顯著不同于美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分析標準。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根據化學結構的不同分為D型和L型,其中L型維生素C對壞血酸的治療活性是D型的20倍,而D型維生素C作為常見的食品護色劑,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中。在FAO檢測標準中明確規定了D型維生素C的檢測方法和步驟,在中國國家分析標準中則沒有提出D型維生素C的檢測方法,只給出了總維生素C的分析方法和快速分析方法,涉及的設備僅為滴定管。相比之下,FAO的方法需要使用熒光光度計。在國內標準中,又分為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維生素C的測定和水果、蔬菜維生素C含量測定法等。通過FAO和中國國標對維生素C分析方法的對比,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維生素C的結構和特性,而且可以加深維生素C的應用方法及特點,了解維生素C是常作為護色劑應用于食品工業中的。此外,隨著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許多傳統食品實驗分析方法急需修正,新型實驗分析儀器正在應用于食品分析行業;為了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食品化學實驗也需要引進更為科學、準確的實驗分析儀器。大學時代是青少年思維成長和成熟的關鍵時期,在食品化學基礎實驗課中,可以讓學生參照不同國家、不同組織食品化學分析標準操作實驗,培養學生的國際化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戰略眼光。

3、換位思考,站在多種角度上看待食品化學基礎實驗

食品化學實驗是實踐性學科,教師、學生、消費者、銷售者看待的角度完全不同。在常規食品化學實驗中,學生站在接受者角度,被動地接受食品化學分析方法,缺少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也偏重于完成既定的實驗方案,沒有興趣思考不同角度的問題。在食品化學基礎實驗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站在施教者角度看待食品化學實驗。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積極主動地開展食品化學實驗,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果讓學生站在消費者和銷售者等多種角度看待食品化學實驗,了解校外人員對這門技術的期望值和實效性,從而提高學生對食品化學實驗的認知度,避免食品化學實驗僅僅是機械重復已定實驗步驟的觀念。如,在分析牛奶中蛋白質含量時,若站在銷售者角度,會考慮牛奶中蛋白質含量是否滿足奶粉銷售質量要求;與其他品牌牛奶競爭過程中是否有競爭優勢;蛋白質含量是否可以作為該品牌的賣點。而站在消費者角度,會考慮牛奶營養價值、口感和價格等因素。消費者不會只考慮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還會考慮牛奶的蛋白質、風味物質等因素。因此,在食品化學實驗室測定牛奶中蛋白質含量時,多角度思考后,作為實驗操作者會聯想到牛奶中脂肪的測定等,從而將整個實驗課進行關聯。食品化學實驗是檢測食品安全性的多種手段之一,對消費者和銷售者利益都緊密相關。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默利特,換位思考、多角度看待食品化學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綜合思維能力,避免思維定式。

4、結束語

在實際開展食品化學實驗過程中,對食品化學實驗教學創新,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知度。立場不同,看問題的方法就不盡相同;方法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將有所差異;目的不同,分析目標也不同。以實際應用為目的、多方位、多角度看待食品化學實驗,將是食品化學實驗創新的主要目標。

作者:王可興 單位: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第二篇

一、存疑探究

就高一學生而言,他們在初中剛剛學習過電解水的實驗,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可以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氫氧化鈉,電解的產物是氫氣和氧氣。學生做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實驗時,其實多數人對產物的第一個推論多為氫氣和氧氣,對于高一教材設計的實驗驗證步驟容易使學生產生困惑、迷茫。實驗前,教師可以先提出質疑,電解飽和食鹽水和電解水產物是不是一樣的?依據物質的組成分析,可能有哪些產物?如何更好地設計驗證方案?進而讓學生依據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驗證,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對于電解食鹽水實際得到的產物學生還是心存困惑,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任何推論均必須依據實驗結果得出最后的結論,明確告訴學生,什么原因導致電解水和電解食鹽水得到的產物不同留待將來進一步探究。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的接受者,而是積極的知識探究者。”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是創造一種使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景,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獲得正確的實驗結果,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讓學生生搬硬套。

二、激疑探究

化學實驗教學的關鍵是讓每個學生通過實驗,親身經歷“體驗、探索、獲取結論”的過程。學生結合原先積累的知識,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開放地去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通過教師的指導,把問題探究落到實處;通過自己的實驗探究,得出正確結論。這樣不僅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還能激發出學生對實驗探究的興趣。

1.準確激疑

激疑主要用在實驗教學中問題的醞釀和產生的過程,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實驗方案、實驗現象與結論產生疑問,激起探究的欲望。在實驗教學中,問題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價值大于問題的解決,即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發現和探究問題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他們主動探求知識、構建知識,運用已知經驗和學習能力批判性地審視學習內容的過程。讓學生自行探究并發現問題,是化學實驗問題探究法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例如,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物的探究實驗。學生在掌握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后,已經掌握了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鈉;在此基礎上,如何引導學生對反應的產物進行分析和探究驗證呢?一是讓學生自由發言,對產物進行猜測;二是設計實驗步驟,根據實驗的現象進行分析,進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在猜測過程中,有的學生直接根據鈉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推測鈉能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生成銅和硫酸鈉;有的猜測鈉直接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鈉;有的還會進一步推測氫氧化鈉繼續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等等。但在實際實驗過程中,學生除了看到有藍色沉淀生成,還會看到推測以外的現象,比如鈉的燃燒,有黑色固體產生等等。教師不要忌諱學生探究到教材以外的實驗內容,而要根據學生觀察到的現象加以解釋,告訴學生由于鈉與水反應產生大量的熱,會促使生成的氫氣燃燒,還可能聽到爆鳴聲。由于溫度很高,對產生的氫氧化銅還可能產生分解作用得到黑色的氧化銅等等。雖然與教材上的內容有所區別,但教師依據實際情況鼓勵學生質疑探究,運用已知的知識和學習能力批判性地審視學習內容的過程,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能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

2.評價激疑

不少學生對于探究過程發現的問題、出現的疑問缺乏主動交流的意識。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設置好問題情境,還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用評價來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輕易給出否定的回答,應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給他們以信心。實際上,對于實驗過程學生能夠提出問題或者說出某種結論,內心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與肯定。實驗過程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也可能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經過深思熟慮,有的只是由于好奇,或者隨心所欲提出,甚至與探究目的相左。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要給予充分的空間和積極的評價,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給予充分肯定、鼓勵和幫助。要讓學生體驗實驗探究的歡樂,經常讓學生為自己的實驗探究感到自豪。

三、問題探究

學生在實驗中參與問題的探究,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易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并在實驗探究中有發現,有創新。假如教學中教師能積極創設問題情境,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時間,教會學生探究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實驗,將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問題探究是探究過程的第一步,而且也存在于整個實驗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在科學依據的基礎上不斷提出問題,對涉及的實驗現象、結論積極做出猜想和推測,使實驗探究活動自始至終圍繞著問題的探究和解決展開。問題也是實驗探究的歸宿,但探究的最終結果不應是用所獲得的結論消滅問題,而應是在一步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引發出新問題,這些新問題的出現,不僅在于它能使探究延伸到課外,而且還在于它能最終把學生引上創造之路,這才是問題探究的真諦所在。總之,問題探究法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應準確把握問題探究的關鍵,引導學生在問題中探究,在探究中產生問題,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懂得如何探究。

作者:張敏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第三篇

1、相關理論

(1)學習效率提高。借助網絡開展學習,極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率明顯提高。(2)轉變了學習組織形式。傳統教學方式往往“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而研究性學習采取“合作”的模式,打破了傳統學習模式,讓學習組織形式靈活多變。網絡環境下化學實驗學習的原則主要有以下:(1)硬件技術到位;(2)講究主動性;(3)啟發學生積極性;(4)學習要求動手操作。

2、網絡環境下化學實驗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研究

上文探討了高校網絡環境下化學實驗研究性學習的相關理論,接下來重點探討主要的學習模式,主要包括學生、教師和化學實驗教學三個元素。教師與學生作為整個實驗學習模式的主要實施操作者,互相配合展開化學實驗課堂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負責選擇研究課題、啟發學生確立實驗方式、組織學生分組開展實驗、討論實驗結果以及評價實驗;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合作確立實驗步驟、實際操作實驗、記錄實驗數據以及實驗結果。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將整個實驗研究性學習推廣到更為實際的生產以及工業應用范圍,真正做到高等化學的學習能夠廣泛地與工業生產實際相結合,把高等化學技術轉化為實質的生產力,讓學生感覺到“學有所用”的感受。  

3、網絡環境下化學實驗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

在高等化學教育中,理論學習固然重要,但是由于化學的實際操作性的學科特點,在化學實驗研究性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結合當下互聯網的資源與先進技術,發展高等化學實驗教學呢?

(1)高?;瘜W教師要嚴格更新教學理念,嚴格把握“操作與網絡結合”的教育理念。由于開展互聯網實驗學習,這是一中嶄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因此高等化學教師要不斷地學習這一新理論,研究成功案例,不斷傳授學生實驗進展過程中需要的各種操作技巧,同時要與學生共同學習網絡上先進的實驗手段、共同研究合理的實驗數據。

(2)高校要為網絡環境中化學實驗研究性學習提供堅強的硬件支持。網絡、電腦、音頻輸出等設備要合理為學生配備,高校要適當配置學生開展實驗學習的實驗資源,在硬件上配備上做好學生和教師的實力后盾。

(3)高校大學生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形成主動探究、實事求是的實驗學習習慣。實驗研究性學習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形成一定的探究和互動氛圍,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合理轉化角色,在探討與總結評價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人才。

4、結論

綜上所述,在網絡環境中實施化學研究性學習往往能夠促使高校高等教育的發展,提高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當然,這一學習模式也需要教師與學生全面的努力與配合。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學生要主動參與小組討論,合理制定實驗步驟,正確記錄實驗數據和結果。相信經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合作、配合,網絡環境下開展化學實驗研究性學習,一定能夠成為高等化學新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

作者:李煜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

第四篇

一、方法

(1)案例探究式教學的實施。適當案例的引入是案例探究式教學法的前提。經過對教學目標的反復推敲,選擇了以“水的總硬度的測定”實驗作為教學案例,該實驗中涉及到滴定分析理論的查閱、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操作過程、實驗數據的統計處理等。采用這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案例易于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討論,從而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探究式教學中要始終貫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學生主動對教師所提出問題進行積極地思考和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在“水的總硬度”實驗的教學中,我們創設了如下課程導入:首先用圖片形式提出水資源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引起學生共鳴,進而提出第一個問題“:自來水質量是否達標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它的控制標準主要有哪些?”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提出問題“水的硬度大小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何確定水的總硬度?”學生由此進人學習狀態。接下來,教師可先介紹基本理論如“滴定分析”的概念并演示“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然后引領學生通過相互討論(分別采取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等多種形式)明確實驗目的、掌握實驗原理,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步驟,通過小組討論,提出同組都認可的設計方案,可以組織組間辯論,由老師引領學生明確本次學習的主要內容,就學生提出的實驗方案進行評價,并指導學生按照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師從旁對實驗的操作及實驗技巧進行指導,對學生實驗中的具體問題及時予以解決,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實驗結束后,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實驗小組為單元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教師可趁機講解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討論結束后,請小組代表發言,教師就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予以解答,對實驗的結果做出公正的評價,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表揚和鼓勵,澄清有爭議的問題并對整個實驗進行歸納總結。

(2)案例探究式教學的評價。①問卷評價:調查問卷共設8項內容,設置是、否、不一定三個選項。本次調查發出問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率100%;②操作考核:由專家老師按照評分標準(包括單項操作、實驗結果、數據處理、每項分值、扣分原因等)為每位同學打分。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設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調查問卷結果。從實驗組學生進行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95%的學生認為案例探究式教學提高了學習興趣,89%的學生認為案例探究式教學法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86%的學生認為對理論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理解更為透徹,93%的學生認為采用案例探究式教學法對于培養其團隊協作能力很有幫助,91%的學生認為該方法有益于拓寬學習思路;87%的學生認為,該法有利于其創新能力的提高;92%的學生認為,案例探究式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但也有11%的學生認為課堂討論效率不高,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傳授的理論知識量較少。

2.操作考核成績分析。成績分析顯示:實驗組學生操作考核平均成績(83.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操作考核平均成績(76.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案例探究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自我學習意識的體現,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益探索,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案例探究式教學法持肯定的態度;操作考核成績分析表明案例探究式教學法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在醫用化學教學中具有推廣價值。但在案例探究式教學法實施過程中也凸顯出一些問題正待解決。

1.案例探究式教學給學生多年養成的被動學習習慣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部分學生可能產生不適應,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2.案例探究式教學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尋找合適的案例,編寫教案,同時對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作為引導者、組織者應該具備更為淵博的知識儲備、更加敏銳的觀察力、更為靈活的教學手段以及對課堂更好的掌控能力。

3.案例探究式教學要求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班級安排、教學硬件、教學時間等做出相應的配套改革,使課堂教學更具有彈性,教師和學生能夠具有更高的教學和學習的自主權。

作者:石瑋瑋 楊正剛 程遠征 張麗平 閻芳 單位:山東濰坊醫學院 山東省濰坊第四中學

第五篇

一、化學實驗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教學中,學生們“重理論輕實驗”的現象普遍存在。理論課堂上,學生全神貫注,實驗課堂上則嬉皮笑臉;理論課堂的學生連細小問題都要問得清清楚楚,實驗課堂則能不做就不做,能減就減。特別是大多數學生在中學階段缺乏基本實驗操作的學習和訓練,在實驗課上手足無措,漏洞百出,甚至有同學連滴定管、布氏漏斗等儀器都分不清楚。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現象的存在,很大原因源自于學校的教學模式及考核方式。其實,化學本身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理論的基礎,理論是實驗的升華,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無機化學實驗是本科學生進入大學最先接觸的一門實驗學科,是理論與實踐的連接點。通過實驗課程使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實驗室基本行為規范對以后化學專業課程的學習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此,通過對教育模式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革,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實驗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是化學實驗課程改革的核心目的。

二、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學形式和手段單一

傳統實驗教學過程中,老師以講授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儀器使用、注意事項等為主,學生以被動的聽、做、寫為輔。實驗課前,教師會將一切所需藥品、試劑、設備儀器先準備好,學生進入實驗室直接操作就可。這樣“機械式”的教學過于死板、沉悶。缺乏師生間的有效交流與互動,學生常常把實驗看成是一種負擔,思想上不重視,行為上不努力。長期以來,容易造成學生懶散,遇事不會思考,動手、動腦能力差等后果。

2.實驗教材與實際情況不符

學校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無機化學實驗》第三版。教材里面的部分實驗內容,往往與學校的實驗條件不相符。主要體現在:一是儀器設施與教材上存在差異。例如:實驗室的一些加熱過濾裝置與教材中的存在差異;而某些指定的玻璃儀器也存在著大小及型號的差異;教材中酸度計、分光光度計等儀器型號與學校使用同類儀器有區別。二是實驗藥品與教材上存在差異。學校實驗條件相對簡陋,尤其是一些通風措施不很完善,在涉及一些有毒氣體、藥品的實驗中,往往由任課老師調換安全試劑。如:用次氯酸代替氯氣,硫化鈉代替硫化氫等。三是一些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實驗,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無法在實驗室中操作完成。四是有些實驗現象發生較快,效果不明顯,過程不能完整展現,學生無法了解實驗細節。上述這些情況,容易造成學生在藥劑選擇、儀器組裝及使用過程中的操作及理解困難。

3.學生缺乏興趣,實驗課堂教學難

教學過程中,由于通風設施及烘箱等電器的工作使化學實驗室環境嘈雜,常常導致老師嗓音難以“服眾”。同時,師生均站立教和學,教師無法在同一時間兼顧到所有的同學。而實驗室涉及到的儀器及操作等依靠單一的講授難以達到細致的教學效果。長此以往,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在講授過程無興趣,知識左耳進右耳出,多靠啃書本的盲目自學,莽撞模仿,最終導致學生缺乏實驗常識,基本操作不規范,在遞交實驗報告前一“抄”了事。此外,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數量往往較多,教師很難起到及時提點與警示每個同學的作用,造成一些錯誤操作的長期存在,日久成為習慣,會導致后續綜合實驗更加困難。更有甚者,學生往往不做充分的課前預習。化學實驗課是在教師指導下的由學生獨立完成的教學活動,只有在經過認真的課前預習,了解實驗目的,熟悉實驗內容,掌握所用儀器及實驗裝置的使用及相關操作事項,學生才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各項實驗操作。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實驗課的態度大多較為冷漠,課前預習往往成為學生簡單抄寫實驗教材的一個過程。這些實驗教學現狀必須得到改變。

三、可視化實驗教學的優勢

可視化實驗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是指課堂講授增加“看”的比重,從枯燥的聽課,變為聽看結合?;瘜W實驗課堂的可視化教學,可以通過任課教師結合本實驗室的實際情況,把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分成:原理、實驗和結果等部分制成圖片或視頻課件,在預習、實驗前和實驗后等不同時段,利用3G網絡或高校WIFI等手段傳輸到云存儲中,也可以通過微信、QQ群等網絡平臺上互相討論,交流心得體會。可視化實驗教學在學校實踐以來受到眾多師生的歡迎。以《醋酸亞鉻水合物的制備》為例,該實驗主要有四個操作要點:一是濃鹽酸的滴定;二是還原過程的裝置震蕩;三是將二氯化鉻壓入醋酸鈉溶液;四是用去氧水、乙醇和乙醚洗滌產物。第一步的困難在于要用滴液漏斗將10ml濃鹽酸在1小時內勻速滴完,學生們往往感到難于控制。實際上可以采用間歇滴定的方式,通過觀察氫氣生成速度來決定加酸的時機。第二步的困難在于整個反應裝置難以同時震蕩,常常造成漏氣導致實驗失敗。其實在還原過程可以僅保留反應及出氣裝置,這樣能夠減少震蕩的難度。第三步中,由于反應物用量較少,但實際反應的錐形瓶卻較大(250ml)且瓶底凸出,常常導致大量二氯化鉻溶液滯留。對此可通過在長玻璃管底部續接一段軟膠管來解決這個問題;第四步中應注意抽濾和注液時機的合理操控。上述四個問題在教材上沒有明確說明,教師在較短的講述時間內,難以清晰展示每個細節,常常造成學生雖經反復操作卻仍不得要領,最終實驗失敗。自從教師將前三個步驟制成圖片,第四個步驟錄制視頻后上傳至百度云與學生分享后,此實驗成功率大大增加,顯著提升了教學效果。具體來講,與傳統的模式相比可視化實驗教學具備如下優勢:一是可視化實驗教學憑借網絡技術的方便快捷,可以使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來遠程學習,實現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二是可視化實驗教學是由思維可視化聯想得到的,可以充分發揮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資源的特點,直觀生動,易于接收,有效彌補了單一語言教學的枯燥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化學理論和實驗原理,更準確的呈現實驗結果,讓學生對其掌握更清晰與深刻。三是可視化教學有效信息量豐富,能夠滿足多樣化的實驗教學需求,達到省時、高效,并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對于實驗預習資源少、時間短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方便的預習實驗內容,了解實驗要求和實驗設備,觀察實驗模擬過程。觀看操作錄像,提高實際操作的效果。教師也能夠更加方便的記錄往屆學生在指定實驗過程中易出錯的操作事例,然后通過圖片或視頻與現屆同學們分享總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通過與教學課件對照,能夠及時發現與糾正自己在做實驗過程中的錯誤和不足。這樣能夠達到提升學生實驗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的目的。同時也便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對于有毒有害、設備有限、無法操作的實驗,采用可視化課件模擬演示實驗過程,能夠擬補因實驗室條件限制帶來的教學缺憾。對一些反應速率過快或反應現象不易觀察的實驗,也可以通過課件專門放大細節過程,使學生能細致觀察關鍵性的實驗細節。

四、可視化實驗教學的經驗

可視化實驗教學在學校實施以來,我們逐步摸索與積累了一些應用與實踐經驗,主要有:一是應當立足于本?;瘜W實驗室現狀,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及動手水平,緊密聯系教材,合理編排實驗。二是可視化實驗教學課件制作應注重區分預習、操作與實驗總結等階段,主要以輔助、啟發性知識組成為主,以學生為主體,逐步建立與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提高學生對待實驗的積極性,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是注重對學生基本操作及實驗室規章制度的培養,適當安排學生自己準備藥品、配制溶液、組裝實驗裝置等,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實驗行為習慣。四是教師應利用網絡平臺發布適時實驗通知和實驗要求,及時上傳實驗教學課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網絡進行公開解答;對于相關難點問題,進行公開討論。五是針對學生不注重實驗分析與結果討論,應鼓勵學生對可能的實驗結果運用理論進行推測,也可以利用網絡組織一些討論式的教學,通過適當的引導與提點,幫助學生用鞏固所學知識,拓寬思維模式。六是運用網絡資源共享的優勢,適時向學生展示一些國內外先進的實驗儀器,開闊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興趣。總之,可視化實驗教學在學校實施以來,推動了學校實驗教學改革的發展與深化,更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適時調整了教學關系,豐富與擴展了教師職能,確立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符合學校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因材施教,個性發展”教改原則。它改變了傳統的以老師講授、學生實驗、實驗報告為主要模式的教學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效果。

作者:高昆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aaa| 久久是免费只精品热在线 |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免费影视 | 国产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看 | 免费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午夜艳片欧美精品 | 台湾永久内衣秀 | 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 国产一级毛片大陆 | 欧美日韩亚洲视频 |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一 | 青青草久草视频 |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 久久久网站亚洲第一 | 桃色播播 | 欧美一级色片 | 欧美在线观看成人高清视频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2018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 99pao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 丁香婷婷久久大综合 | 美国黄色片网站 | 青青草国产97免久久费观看 |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成人毛片 | 欧美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 麻豆传媒免费在线 |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 五月天婷婷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视 | 国产精品呦呦 |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色多多 | 日韩 国产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三级影视 | 亚洲视频精品 | 成人免费国产欧美日韩你懂的 |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 青青草青青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