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成本管理論文
一、地質勘查項目成本管理的存在問題
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腳步越來越快,市場經濟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我國地質勘查單位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成本核算體系,顯然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成本管理延用的是90年代的核算機制,落后的方法與國外成本核算信息技術化形成鮮明對比。
二、地質勘查項目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原則
對于需要進行地質勘查工作的企業或單位來講,其成本管理緊緊圍繞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原則展開,項目經理處于中心地位,必須擁有大局意識,站在全局高度上進行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主要遵循的原則的五個,一是成本最低化原則、二是全面成本控制原則、三是動態控制原則、四是目標管理原則、五是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二)策略
一是健全目標責任成本管理體制,實現責任、權力及利益的有機結合。要想使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朝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就必要堅持責任權利相結合的原則,達到三者的有機結合。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關市場經濟條件企業的生死存亡。它不能單純看做是財務部門及財務人員的工作范疇,而是需要企業管理層、項目執行層、勞務作業層共同承擔責任的大體系。這就在客觀上要求企業必須建立以項目經理部為核心的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體制,確定項目經理的主體地位,然后層層分解項目目標成本責任,逐級分配,逐級落實,逐級負責。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過程中,除了明確項目管理人員的責任外,還要給予他們相對等的權利,才能確保職責充分有效的得到履行。另外,建立激勵機制也是十分必要的,用一定的獎勵去激勵員工的工作熱忱,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自覺性,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二是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有效完成成本的預測工作。成本預測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等費用預測和成本失控的風險預測。通過有效的成本預測,可以提供貼合項目實際的最佳成本方案,從而加強了項目的薄弱環節,克服了工程盲目性,確保施工項目成本的有效形成。加強成本管理,就是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對成本做出科學預測,結合地質勘查項目的施工條件、機械設備、人員素質等方面情況,運用科學的評估體系對項目的成本目標進行預測,為編制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依據,從而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三是強化成本管理方法,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地質勘查項目成本管理的唯一出路就是實現信息技術管理,只有依靠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才能有效清除業務關聯部門間的信息溝通障礙,快速有效的反映成本相關信息。這就需要在項目施工以前,公司和項目部完成對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保證施工過程中均衡的使用資源。施工現場狀況極其復雜,需要運用計算機軟件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門別類,及時準確的對信息進行匯總統計。建立信息化平臺可以使業務處理起來更加規范,透明的工程成本信息為管理層制定決策提供了科學有效的依據。
四是建立施工項目成本動態管理體制,有效實施動態控制。動態控制的對象包括人工費、工程材料費和機械設備管理控制。項目部要依據市場的活動變化,考慮有可能發生的風險,科學測定人工費包干,減少費用開支。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公司制度,定額發放,嚴格執行采購計劃,加強工地保管。根據工程實際需要,選用機械設備要科學合理,以最大限度發揮機械的功能和效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質勘查項目管理體系當中的重點是項目成本管理。只有加強項目成本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降低成本的問題,從而有效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擴大經濟效益,順應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
作者:楊雪莉 單位:福建省197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