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求日常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夯實園本教研的質量
1.1自選教研內容,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教師對教研活動主題和內容的確定缺少發言權,影響了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及其專業發展。但是教師是教研活動的主體,應該把教研活動的自主權還給教師,允許教師根據自身工作存在的困惑,確定教研活動的主題和內容,決定教研的組織形式,提高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1)關注教學實踐中的矛盾和困惑,在矛盾和困惑中提出問題。《綱要》明確指出:“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但教師教學過程中普遍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多數科學活動中也不乏操作、探究、實驗,但科學知識是教師給予的,幼兒動手操作僅僅在于對教師所給予的知識或演示進行驗證,這是試驗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探究,這種操作活動僅僅把它當成自己設計一次活動的“擺設”。只是為了動手操作而動手操作,這樣的動手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有效地讓幼兒去探究去發現,幼兒無法積極有效地進行探究活動,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這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困惑,為此我們開展了多次以此為專題的園本教研活動。2)捕捉日常教學中有共性的小問題,提出有教育意義的大問題。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請幼兒回答此類問題“你看到這幅圖上有什么”,幼1:大樹;幼2:小草;幼3:小河……這時候教師想做到“面向全體”,因而不注意讓幼兒完整地表述,而是滿足于讓盡可能多的孩子說話,幼兒語言表達、思維能力沒有提升,這樣的做法司空見慣,大家不足為奇,更不認為是個問題,而對照《綱要》仔細想想這卻是個大問題,這是教師片面理解了“面向全體”,其實“面向全體”是“面向全體的發展”,而這樣的教育能促進每個孩子的發展嗎?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小問題呢?我們圍繞“如何做到面向全體的發展”展開激烈的討論,最終認為這是一個對幼兒發展具有特殊意義的“大問題”,必須做深入的研討,因此我又開展了一次“面向全體孩子的發展”為專題的園本教研活動。3)專業引領,在新理念內化為教學行為中提出問題。如今專題講座、示范課、主題經驗交流會等活動開展豐富,活動后要及時組織教師進行反思、研討、總結提煉活動精髓,內化成教學行為。如我園全體教師參加了《安徽省第二屆主題經驗交流會》,回園后我們及時組織了“觀摩活動反思交流會”,其中應彩云老師的教學行為引起了全體教師關注,為此我們分解應老師的教學行為,分解后提煉,重點提出了“在語言活動中如何凸顯落實純語言教學目標”,我們圍繞這個問題以《蘋果樹的節日》為課例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研討活動,成功將新理念內化成教師的教育行為。
1.2議選主研教師,發揮教師自身專業最大優勢
主研教師就是該次教研活動中的執教或主講教師。以往的教研活動,主研教師不是領導定,就是選優秀的教師參加,其他的教師根本沒有鍛煉機會,當然優秀教師在教師的專業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領作用,但教師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需要實際參與教研活動來不斷地內化。因此,我們應考慮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形式等因素選擇教師,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優勢,最優化教師組合,力求使活動成效顯著。
1.3豐富教研形式,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
《綱要》精神引領下的教研活動形式,尤其尊重教師群體的差異,形式多樣、新穎有趣、因人而異。教研活動形式只有貼近教師的實際,教師才能成為教研的主體,真正轉變教育行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1)常規性教研。常規性教研關注了教師成長的整體性,是以學科教研組的集體活動為主要形式。如:經驗學習、集體備課、園內公開教學等。2)案例式教研。案例式教研關注了教師成長的差異性,活動以教研組或全體教師為主體,著重解決怎么教的問題,即教學實施問題。抓住具體的教育實例搞教研,大家一起商量怎樣把自己天天都干的事情干好,就會人人有話可說,有問題可談,可以讓教師體驗到專業生活的趣味。主要形式有讀書交流會、案例分析、話題評說等。3)課題式教研。課題式教研關注了教師成長的發展性,集中力量解決教學實踐中的關鍵問題。它適合促進教師的提升和發展,是促進教師從“孩子王”成長為“研究者”的必由之路,主要形式有:“一課三研”“同課異構”“自薦課”“多人循環執教”等。
1.4優化教研環境,形成開放愉悅的教研氛圍
幼兒園長期以來形成的園風,會對幼兒園開展的教研活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教研。首先,園領導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及重視教研的態度(每次教研活動園長都親自組織、參與),會有力地推動教師的教研熱情。其次,在教研活動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研訓理念,承認并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根據教師的不同發展需求,采用多元化的園本研訓方式,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優勢,為其專業化成長搭建平臺。最后,幼兒園在發展園所內部教研活動的同時,也應努力拓展來自外界的支持。如與不同類型的幼兒園展開園際交流互動、公帶民聯片教研、爭取家長的配合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形成了開放愉悅的教研氛圍,進一步喚起教師自發參與教研的主動意識,激發教師謀求專業發展的動力。
2、結語
總之,伴隨著園本教研的深入研究,我們的教研方式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教師逐漸成為教研活動的主人,教研內容日趨豐富全面,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不斷增強,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充滿生機。再一次證明了貼近教師實際的教研活動是貫徹《綱要》的需要;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是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健康發展的需要;更是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需要。同時也引領著幼兒園不斷提升辦學理念,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與管理水平,幼兒園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全面良性發展。
作者;吳萍 單位:安徽省銅陵市郊區教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