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數學論文
一、培養興趣,激勵創新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課堂教學必須重視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樂學才能創新,樂學才能創新,樂學才能成才。與此同時,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倡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所有的數學和成就皆是在舊知識基礎上的創新,這一切都源于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有了興趣才有學好數學的強烈的欲望。
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創新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因此若能對數學教材巧設計、巧安排、對問題巧妙引導,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情境,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學中應打破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常規教學模式,變傳授到探究,充分暴露知識形成的過程,促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進入創新思維狀態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發現問題,總結經驗。
二、注重實踐,自主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享受實踐帶來的快樂,并在快樂的學習中鍛煉自己的創新能力。實踐新課標必須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也必須相應地發生改變。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首先要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生在課堂中,在不斷觀察、不斷實踐、不斷猜測等教學交流活動中,逐步形成自主創新的能力。新課程教材設計了許多學生便于操作和實踐的內容。
如用小棒建的三角形,用搭積木、折疊等方式理解空間圖形,空間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動手操作是數學學習的一種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并能用數學的語言、符號進行相互表達和交流,以達到教育創新的效果。
課堂教學時,要給學生創造自主探索機會,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對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圖形,要有一個較生動的類舉方法,便于學生的掌握和理解。學生在探索和交流過程中,經歷了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理和猜測,以逐步形成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細心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個學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過程,對學生在創新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遇到的棘手問題,要及時而有效地引導和幫扶,讓有創新意識的學生獲得成就感,敢于客服困難,樹立自信,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張代剛 單位:江蘇省沭陽縣銀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