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作為青春期的中學生而言,他們只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產生了解的欲望。對思想政治老師來說,培養學生對思想政治穩定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要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去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不同的內容,讓學生去控究、思考、模仿、體驗。使學生的學習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有目地性開展,要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就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自主性、創造性學習轉變。
二、轉變思想政治教學的觀念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的價值觀念就是應試教育,但從思想政治學的角度來講,應試教育的模式要更改成素質教育模式。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講,一定要把學生的主體作用放在教學的首位。中學思想政治所闡述的是政治理論的基礎知識,相對其它學科而言,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被學生所把握,理解起來就有了較大難度,于是政治教學成了授課教師的獨角戲。學生很難參于其中,時間一長,學生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思想政治教學就相應的走進了死胡同。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就要明白,教師的教就是要學生的學,離開了學生的學,教學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所以要想辦法把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想法讓學生去理解、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要做一名導演而不是演員。教學的全過程就是要老師圍著學生轉,而不是學生圍著老師轉。否則,學生就無法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去探索問題,無法改變自己長期以來對老師的依靠。所有的政治教師都應當完成這個思想觀念的轉變,使政治課從知識型向實踐型轉變。
三、增強思想政治教學中反思意識的必要性
要使學生樹立自覺的反思意識,那么就要使學生明白,學習過程中沒有反思,就沒有內在的升華和思想的創新。反思不僅能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之處,還能優化自己的認識構成。那在教學活動中該如何進行呢?首先,要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樹立反思意識。所謂師生互動就是要師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使所講的知識進行點與面的輻射,簡言之,就是反思知識的內在層面,深度的思考。在此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產生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答案。對于和正確答案不一致的,要適時的引導,不能一棍子打死,要讓學生去討論,從而得到正確的答案。對于有創意的想法,要適時的進行鼓勵,以達到讓學生樹立反思意識的積極性。其次,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激活反思思維。授課過程本身就是信息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學生參與進來,要使學生之間能展開討論,交流合作,在與別的交流合作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在課堂上盡量引導學生交流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共同反思,取長補短。而對于學生反思的疑難問題,可以進行分組交流學習,利用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幫、帶,共同來解決。這樣不僅使學生學會了交流合作,而且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樂于反思總結,從而達到激活學生反思思維的目的。最后,要肯定反思的結果,增強反思的積極性。每次授課結束,我總是盡量留出幾分鐘的時間,對于學生在反思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引導。對一些能聯系實際而又普遍性的問題,并且又有比較適合的解決方法予以充分的肯定,對該生給予表揚,從而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反思的積極性。
四、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
“親其師,信其道”,面對學生要言傳身教。師生之間要和諧相處,試想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學生怎么會對你所傳授的知識有興趣。良好的教師形象,得體的語言,相襯的儀表能引起學生的好感,從而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這種情感和心靈上的溝通,總能創造奇跡。思想政治新課程的實施必將引起一場改革,而這將是全方位,深層次的變革工程,只要我們樹立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探索出一種開放的,多元的教改思路,并勇于打破傳統的教學誤區,那么,思想政治課教學將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可喜局面。
作者:張興力 單位:河南省柘城縣張橋鄉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