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職院校后勤管理的現狀
(一)管理工作缺乏協調性和自主性
受傳統高職院校體制的影響,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部門是分屬于學校管理附屬機構的多個部門之中的,并沒有形成獨具特色的集團化與規模化的體制。隨著后勤管理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高職院校后勤管理制度在管理體制不健全,以及和高職院校總體管理水平不符合的現象不斷的凸顯。在日常后勤管理工作的實施上,依照傳統經驗實施管理的現象依舊存在,管理機制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自主性和創新性。同時,內部管理機構中的各個部門在協調工作上的實施又存在著無人管理和交叉管理的真空局面,部分管理工作的實施在協調統一性上嚴重不足,以此導致后勤管理工作的實施處于一種傳統呆板、僵硬的被動局面,在實施現代化的高校管理工作上無法得到有效地開展。
(二)強調經濟功能忽視教育功能
在高職院校中,后勤管理工作具有服務和教學兩種職能。高職院校后勤管理在社會化改革的實施中,學校后勤部門的產業經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但是,不論它怎么改變,在學校中的服務育人和教育功能都是無法改變的。當前在高職院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再加上后勤人員自身素質的不足,管理工作中向經濟效益最大化追求的現象非常明顯,而這一現象的發生也導著后勤工作所應具備的教育功能被弱化,無法充分發揮與展現教育職能。
(三)后勤管理人員自身的不足
在人們的印象中,后勤工作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沒有前途的工作。而一些后勤人員本身也存在著層次低、水平差、開拓性不強和更新觀念差的情況。在高職院校中,很多的年輕人,特別是那些比較有能力的年輕人大多都不愿意留在后勤部門工作,后勤管理人員中本科及研究生學歷的人員基本很少。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有經驗后勤老工作人員的退休,新工作人員的不足,必將會對學校后勤服務工作的良好建設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嚴重情況下會導致后勤管理水平的下降,后勤管理工作的創新性更是無從談起。
(四)后勤工作和服務對象溝通不足
在高職院校后勤社會化和企業化改革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認為后勤社會化后的后勤實體與高職院校的體系是一種完全脫離的關系。但是,這一認識是錯誤的,而這種思想誤區的存在,不僅導致了高職院校缺乏有力的制約監督機制,還導致學校后勤部門在服務的實施上出現了和學校要求不同的現象。在工作性質上,學校的后勤部門和其他部門是有所區別的,在工作實施的過程中各部門之間發生聯系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對于很多高職院校來講,學校的后勤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的交流基本處于一種隔絕的情景。與此同時,學校后勤工作服務的對象是學校中的教師和學生,但是,三者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卻非常不足,在對服務對象的需求和特點了解不充分的情況下,學校后勤工作的具體實施中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也就無法更好地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
二、高職院校后勤管理改革措施的分析
(一)更新對高職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認識
思想的解放和更新是提高高職院校后勤管理質量的先導。在這一改革措施的實施上,全面、準確、完整地深化對高職院校后勤工作的認識,進一步全方位解放思想,在提高高職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標上具有積極的意義。首先,政府需要和高職院校中的相關部門與領導做好溝通,從本地區和本校區在后勤改革上的實踐中進行分析,對高職院校后勤的社會化和現代化的改革中的文件精神進行新的領會與學習。其次,了解高職院校后勤改革的目的性,對高職院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有全面、完整、準確的把握和認識。高職院校后勤管理改革的實施,不論是對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還是對社會的穩定,以及后勤員工的自身利益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二)樹立科學發展觀,推進后勤管理的集約化
高職院校后勤部門在節約型上的創建上,其工作的具體實施就是讓學校的后勤服務更加精細化,并減少對水電以及其他能源的消耗,保證學校在教學設施上的完好率,更加充分地為學校的教育功能提供一定的基礎。在樹立科學發展觀,建立集約化的高職院校后勤管理過程中,高職院校中的后勤管理部門可通過多種形式向全校師生介紹我國的資源,對相關資源節約的政策,以及在社會發展中所具備的戰略意義進行宣傳,這對高職院校形成良好的節約光榮和浪費可恥的氛圍具有很大的幫助。高職院校中后勤管理工作中每一個細節都是不容忽視和忽略的,本著后勤管理集約化和專門化的原則,高職院校中的后勤管理部門應對學校中的生活設施、辦公場所、車輛資產等一定的整合,以完善后勤的保障服務功能,提高后勤資產在使用上的效益。
(三)狠抓人力資源管理,完善后勤隊伍建設
歸根結底,后勤服務工作就是人對人的服務,因此,完善對后勤管理隊伍的建設在后勤服務工作職能的體現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高職院校要想對后勤管理工作進行改善,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逐步完善管理人員的配備,不斷完善學校后勤工作的隊伍建設也必將有力地推進后勤服務的質量,促進高職院校后勤管理的高效運作。
(四)強化“三項”建設
“三項”建設即為思想建設、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高職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在思想建設上,首先,強化后勤人員的服務意識,增強服務觀念,明確服務宗旨,這是高職院校做好后勤工作的根本。其次,通過組織學習、對話交流等方式,使后勤人員對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有正確的認識,增強自身的責任感,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對后勤人員在生活和福利待遇上的一些實際問題認真解決。在制度建設上,從人、物、財、事四個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審批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在大型物品的采購上采取招投標的方式,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在隊伍建設上,高職院校內部管理機制的改革需要對后勤人員實行優化組合的方式,根據后勤人員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條件,對照崗位的職責和要求,采取聘用制的方式,給予后勤工作人員一定的工作活力,提高工作的競爭意識。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后勤工作是辦好高職學校的先決條件,后勤工作的良好實施是后勤人員的工作職責。雖然,受各方因素的限制,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現狀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在高職院校后勤改革措施的良好建立和實施中,高職院校后勤管理現狀中的不足問題必將得到改善,并利用嶄新而又科學的管理方式,高質量、高效率地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服務工作,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社會主義人才。
作者:王國強 單位:浙江臺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