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機械設計論文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特點和優勢分析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實現了機械的自動操作,排除了人工操作時的主觀影響和失誤,有利于提高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和合格率。傳統的機械制造行業缺乏監控、報警和診斷故障等系統,無法預警機械故障等問題,一旦發生故障,將會對整個生產過程造成很大影響。而利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機械內部控制系統可以及時通過自我檢查發現可能出現故障的部分,及時找出問題根源,同時自動采取保護措施,自動處理部分故障問題,保證了機械工作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極大地降低了機械故障和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另外機械自動化產品多采用先進的電子元器件取代傳統的磨損部件和可動構件,降低了機械性故障的發生率,延長了機械的有效使用時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綜合了多項頂尖先進技術,適用范圍特別廣,其制造的機械設備一般都具有復合功能,尤其在一些條件特別惡劣和不適于人工勞動力作業的工作環境下,更能發揮其獨特作用,代替人工進行施工生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2.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探析
隨著近年來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逐漸進入信息時代,網絡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與網絡信息技術相結合,提高機械設備的網絡化,共享豐富的網絡資源,互相之間實現交互通訊和橫向縱向解決問題。在產品的設計方面,以往的機械設計主要是圖紙設計之后試驗生產成品。圖紙設計和試驗生產的過程無疑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極大地提高生產成本。有了網絡信息技術的輔助,利用先進的網絡計算機設備,即時傳輸設計數據,解除空間距離對設計交流的限制。將CAD等計算機輔助制圖技術與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相結合,利用虛擬制造系統和計算機仿真技術實現對設計制造過程的模擬,構建整體模型,描述機械產品的工況,為產品生產提供最佳的設計方案,使軟件的輔助工作能力發揮到最大限度,有效控制產品的成本和質量。
環保性也是新時代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發展的重大趨勢。在發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時,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先進國家的固有模式,而是應密切聯系我國的具體國情,注意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將機械作業生產對周邊自然環境和操作人員的危害降到最低,做到綠色生產和可循環生產,使用綠色可回收利用的原材料,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從設計、制造、使用到維修、回收階段都必須考慮到環保因素,實行綠色生產。既能滿足產品的經濟效益要求,也要兼顧生態環境,避免對環境產生危害,提高二次利用率。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減少能源和資源消耗,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開始向微型化發展。微電子設備不斷更新換代,目前主要采用光刻和蝕刻兩種超精密技術進行加工,未來將逐步向納米級別和微米級別等更加精細的領域發展。微型機械體積小,耗能少,運用靈活,操作方便。可以廣泛應用于生物技術、軍事和醫療相關等高端領域。模塊化也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發展的未來趨勢之一。模塊化是指在機械產品的研究設計階段對機械產品進行模塊分組,實現標準化和系統化,為機械制造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推廣打好基礎。在發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時,應提高對技術人員管理的重視度。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培養,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實際工作經驗。加強創新性學習,突破傳統陳舊的機械設計理念,提高產品設計的創新性。同時相關技術人員應綜合涉獵不同層面的科技知識,將機械設計制造與其他相關學科例如電力電氣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等融會貫通,充分發揮機械自動化技術的優勢。
3.總結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彌補了傳統機械制造行業的不足之處,提高了機械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擴大了機械產品的應用領域和范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是未來整個機械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因此,必須堅持以先進科學技術為引導,促進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發展,加快我國的工業化發展進程,促進工業生產模式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發展。
作者:劉麗霞 單位:秦皇島首鋼長白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