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大學英語論文
1.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大學教育本身就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在這樣的培養模式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學理念得到了很好地體現,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任務型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教學模式也多是以教師引導為主,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對于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而言,一旦語言環境缺乏,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就無法做到有效地監督和考查。雖然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一再強調重視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四、六級的通過率卻仍然是評價一個學校英語教學效果好壞的硬指標,這必然導致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不得不圍繞著四、六級來進行,其結果必然是大多數學校都以國家英語等級考試作為評價學生英語水平的主要標準,教師仍以應試為主要教學目標,學生則以通過四、六級為首要任務。此外,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水平參次不齊也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仍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只是將課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并不注意學生的接受程度,不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使得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存在教學時間長、學習效果差的現象。從高中到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習慣、方法的轉變、學習環境的變化以及教師對課堂知識的掌握要求的改變,使得學生在進入大學后的學習態度便驟然松懈,學生對學習內容不加重視,久而久之,知識掌握不扎實,英語水平自然無法達到社會要求。
2.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及幾點建議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提高大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要重視改革過程和改革目標的設定。重點提高學生“聽”、“讀”和“說”的能力,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教育方向,完善評價體系,淡化英語等級考試對學生的影響。現就個人經驗,對現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2.1轉變觀念,提高教師和學生對英語的關注度
要想較好地完成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任務,首先要從思想上轉變對英語教學的認識。第一,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活動,安排教學環節,以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為職責完善教學,幫助學生解決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第二,學生要重視英語學習,努力完成英語學習任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第三,學校要重視校園的學風建設,切實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第四,增加學生實際操練英語的機會,例如定期組織英語競賽、組織國際交流活動等。
2.2重視學生“聽”、“說”能力培養
通過對《大學英語教學要求》研究可以發現,現代英語教學的改革重點依舊放在培養學生“聽”和“說”的能力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增加“聽”和“說”所占的比例,鼓勵學生多說、多練,以能夠完成英語交流為教學目標,重點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的能力。
2.3加入背景文化教育
大學的教育不應該是死板的知識灌輸,而應是以興趣為主導,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來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更應如此。大學英語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語言教學的層面上,也應加入背景文化,如:介紹英語國家的產生、發展;英語廣泛流通的原因;英語成語背后的故事等等。通過興趣引導,讓學生豐富歷史文化的同時,也積累和鞏固了英語知識。此外,學校也可通過加入與英語國家歷史等相關的選修課程,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這方面知識,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2.4教學方式創新
大學的英語教學也應重視教學方式的創新,通過改善教學工具、完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過程等方法,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重視和興趣。雖然大學的英語教學應淡化對固定知識的灌輸,但并不是說可以忽視課堂教學。教師也要重視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吸引學生注意和學習興趣。
2.5引入ESP課程
大學英語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與國家、社會及個人需求緊密結合的,正因如此,大學英語才會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教學改革。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既通曉專業知識,又懂外語成為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重要參考標準。在這一形勢下,英語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語言學習,而是應該與某一個方面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大學各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增加適合本專業的ESP課程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將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3.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對師生綜合素質的影響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并不只是對學生英語水平提出要求,更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綜合素質提出了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是由“閱讀”向“聽”和“說”的轉移。這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3.1要求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師不僅要注重自己英語專業知識的不斷豐富,還要求教師技能方面的精益求精,更是對思想道德、個人修養提出更高要求。要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完成英語知識內容的傳授,并通過自身修養來影響學生,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另外一位知識淵博的英語教師,本身也是吸引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重要因素。作為英語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構架,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養、師德素養。只有教師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完成自身素質的提升。此外,社會對掌握ESP的人才的需求,也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單純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將無法滿足大學英語的教學。
3.2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通過新的《大學英語教學要求》可以看出,社會、國家對大學生英語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學校對英語能力的重視力度、教師課堂教學的變化,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點也一定會發生轉移,而且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學生的“聽”和“說”兩個方面,也一定能取得更高的成績,實現日常的英語交流也會變得更加輕松。
3.3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大學的學習本就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提高學生能力為出發點的改革,所以學生的綜合素質必然能得到提高。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收獲的并不只是英語知識,更是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通過對英語“聽”和“說”兩方面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學生可以獲得更多與國際交流的機會,能更好地了解和接受各行各業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更是豐富了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提高了綜合素質。
3.4加強師生關系,和諧校園環境
在新的教育教學環境下,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引發學生對英語、英語國家的興趣,給學生更多的鍛煉機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得到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得到緩和,校園關系必然更加和諧。(本文來自于《文學教育》雜志。《文學教育》雜志簡介詳見。)
4.結語
現代大學英語教學要以培養國家、社會需要的現代人才為重點,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要重視教師自身素質、能力的提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創新教學方法,與學生和諧相處,共同進步。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的觀念,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完成教學目標。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共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求。
作者:陳萍 單位: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