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大學英語論文
一、模擬訪談:創設情境
在話題導入的環節,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提前制作好的人從生到老的錄像,錄像在一個老人凝望窗外的鏡頭戛然而止,兩個標題映入學生的視野:Whathappenstopeo-plewhentheybecomeold?Wouldyouliveathomeorinanursinghomewhenyouareold?學生的任務是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以上話題做一個模擬訪談:小組成員一個擔任記者,三個扮演老人,講出自己的觀點。在話題導入的環節創設情境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首要步驟,目的是喚起學生對話題的注意和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運用他們已經有的知識,完成課堂中的交際任務。模擬訪談需要記者和被訪談者之間進行頻繁會話,學生在這一環節中不僅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激活了頭腦中原有的圖示,為進一步學習新知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小組討論:文章理解
本文向讀者介紹了美國老年人的養老方式———大部分的老人在家養老,由家人照顧。文章還說明了老年人選擇在家養老的三大原因。教師在精讀課文之前先引導學生了解整個文章結構,從而總結出課文的主要大意。然后教師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考察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度理解。這一環節需要小組討論和協作,共同完成問題的回答。建構主義提倡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討論與交流,不斷探索和完善對問題的理解;建構主義認為,意義是在新舊知識之間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構建的。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的方式是建構主義倡導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開動腦筋,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徑。問題的設置要有技巧: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能夠啟發學生用原有的知識結合新授知識回答上來的問題是好的問題。同時,在文章理解的環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略讀,跳讀,猜詞等閱讀策略完成對文章的理解。
三、小組競賽:詞匯學習
詞匯學習是大學英語課堂的主要內容之一。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勝心理,詞匯學習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教師在講解新詞時可以口述一個英文例句,讓各個小組用搶答的方式對新例句進行漢語翻譯,或者一字不差的重復例句。另外,在學習了所有單詞之后,也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對所學的單詞加以鞏固和復習。比如:一個小組提問:Whatisthewordmeaning“hap-peningfromtimetotimebutnotregularlyofoften”?先搶答“occasionally”的小組得分。建構主義大學英語課堂設計強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作用,小組競賽的方式讓所有成員都能夠參與到詞匯學習中去,創造了輕松愉快、合作競爭的教學環境。值得一提的是,教師要了解文章中哪些詞匯是學生的原有知識,哪些詞匯是新詞匯,這樣才能精選新授詞匯。另外,教師選擇例句內容應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或結合專業,或結合時事,或貼近校園生活、學生思想熱點,或利用中外名言警句,使學生既獲得知識,又受到思想啟迪。
四、小組辯論:拓展學習
在學生結束了對整篇文章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辯論的形式來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將所學的英語詞匯、句式和自己獨特的觀點用實際口語進行表達,真正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老年人養老”的話題,辯論題目是:Doyouagreeordisagreetosendyourparentstothenursinghomewhentheyareold?全班學生分為兩個大組,每個成員都收集材料支持自己組的觀點。自由提問階段由兩個組互相提問。通過全班集體交流,學生對中國和美國的“老年人養老”這個話題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同時對課文內容也加深了理解,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積極的意義構建者和展示者。辯論賽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潛能力。
五、結語
從以上的教學設計我們可以看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最大限度的發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變傳統的教師對知識的傳授為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牢記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協作,會話練習,最終達到意義建構。
作者:關麗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