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生物論文
第一篇
一、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現狀
1.落后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反思型教師,而不是傳統的知識傳遞者,生物學教師需要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重新審視和定位。新的教學理念,倡導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教授課程,但是很少有教師能夠充分理解新課改下生物課程教學所倡導的方法,他們大多使用以往“教師講、學生記,教師授、學生拿”的陳舊教學模式,盡管采用的是新教材,但是鑒于教學設施的落后,教學資料以及教具相對匱乏,仍使用老方法來教學,無形中喪失了新課改的作用。這種落后的教學手段,不能滿足新課改中將現實生活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要求,使學生失去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更加缺乏自主思考,進而教學質量下降。
2.單一的考試論
新課改提倡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將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日常事務緊密聯系起來,擴展教學實踐內容,增加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提高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針對以上新課改的要求,一些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確做出了一些改革,但是目前生物課程最終依然的是以試卷考試為評價標準,這樣導致了很多非“試題要求”的教學科目得不到應有的評價考核,形成分數上得“無作為”教學。因此,教師會逐漸出現多種顧慮,不得不放棄新的教學方式,回歸到應試教育的老路上來。
二、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理論與實際結合,讓學生及家長認識到生物的重要性
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生物科學在將來的社會中將發揮巨大的作用,在食物、能源、醫療等方面都有著高端生物科學技術的影子,未來社會中,具有高端綜合素質的生物人才將炙手可熱。所以生物課程作為高中學習的必須課程,與數學、語文等同樣重要,學生同樣需要投入相應的精力學習。
2.改變教學理念,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
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方法不是照搬以前的教學模式,同時也不鼓勵全面打倒舊的教學模式,它提倡的是一種“理智、和諧、高效”的教學方法。所以每個教師要針對自己所在的學校、班級甚至學生團體,采取制定合適恰當的教學規劃,逐漸開展探究式、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建立自我學習的習慣。課堂提問要注重內容的新穎別致,使學生聽后產生濃厚的興趣繼而積極思考,這就要求教師在保證課堂效率的前提下,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同時掌控好課堂氛圍,達到活而不亂,既尊重學生主觀思想,又不脫離課堂教學主線。
3.將考試內容與手動實驗結合,通過具體事務操作分析完成知識教授
目前雖然我國應試教育改革已提出多年,但在當前社會教育環境下,考驗學生能力高低的主要方式還是考試,并且大多還是以試卷考核為主,在這種教師或者學生個體無法控制的教育大背景下,為了充分貫徹新課改教育的理念,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驗課、戶外拓展課等進行精密結合,拋棄以往的照搬式學習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考試內容分散到日常學生實驗中,通過實驗室標本、樣品等實物分析增加學生自己動手的興趣,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的同時,促進學生對課堂書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三、總結
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把握好教學目標,聯系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不可“天馬行空”,要做到精心備課,充分擴展自己的知識儲量,在課堂上做到精講,起到引導帶路的作用,注重細節,樹立典型教學情境,控制好教學步伐,勞逸結合,切實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雖然在目前高中生物教學中還存在著較多問題,但是只要我們認清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相信高中生物學科將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作者:李三有 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第二篇
一、新課程對高中生物教學的改革
新課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正確的運用現代化的有效教學,這有利于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改變以往的思維定式,合理的搭配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將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課程和科學實踐課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其學習興趣,達到一種高效的教學目的。生物科學是自然學科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中學教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高中教師如何適應新形勢,改變教學思路,改進新方法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是當今教學的重中之重。
二、新課程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方法
1.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對生物的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去注意它,想要去更深層次的了解它,進而能夠更好的去鉆研,去研究,這樣一來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也是事半功倍了。對于高中生物的學習可以制定學習方法以使學生印象深刻,豐富學生眼界,促進學生學習以及各方面素質的提高。面對新課程理念的挑戰,這需要教師積極開展反思性教學,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理論知識與實踐實驗相結合
學生每天在學校學習,如果一直是處于一個壓抑、沉悶的學習環境,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低下,還會影響學生自身良好健康的發展。所以,對于生物這門學科要求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堅持把理論知識與生物實驗相結合,使課堂上的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自由的學習氛圍,理論聯系實際,把生物的教學放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生物學習不再枯燥無味而是變得簡單易懂,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活力四射。另外,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點、線、面的教學方式,由小及大,這將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3.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做好生物筆記
教學多年,不難發現,大多數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都有記筆記的習慣,在他們的筆記本上,筆記清晰,字跡工整,對上課時老師講到的難點知識都有非常詳盡的記錄,所以對于生物這門學科來講,做好筆記也是非常關鍵的。在記錄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一些不懂的問題也會在下課之后向老師詢問,成績提高顯著。讓每個學生做好筆記,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時刻提醒學生做好筆記,在學生記錄時放慢語速,知道學生記錄筆記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記錄水平。
4.重視生物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使生物教學充實生動
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相互的連接性,是相互發展、相互促進的。身為教師,不應該僅僅抓住自己這門學科進行教學,而是應該找到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聯合教學,使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簡單化、輕松化。因此,重視學科之間的聯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我們,對生物學科的實驗要重視起來,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興趣,提升學生對于生物的本質喜愛。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除了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師也應該傳授學生適當的學習方法,尤其是在實驗的過程中,實驗儀器的使用以及實驗的先后順序都需要教師的幫助。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師生間的活動,為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實踐能力。從科學發展觀入手,讓學生自主地探求實驗中的真理,而不是通過教師的口中傳授,這樣學生才能記得牢固,真正的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長,讓知識的架構在學生腦海中更加的完整。
三、結語
綜上所敘,高中生物的實踐教學是新課改要求下的教與學相互結合的教學行為。在學校與教師的努力下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良好、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多方面的自身素質都有了極大的提高,最終達到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等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趙麗霞 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學
第三篇
一、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策略
1.學生為主體,教師進行指導
眾所周知,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想,充分認識到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作用,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加以指導,發揮其主導作用。學生如果能夠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能夠自覺地去掌握知識,提高自己自己的創造力,那么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理想教學效果。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就要去充分地了解學生,研究學生的學法,并根據學法研究出符合學生實際要求的教法。
2.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意識比較淡薄。大多數的問題都是由教師提出的,這反映了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不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各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積極備課,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生物課程是一門與自然聯系緊密的學科,實踐性比較強。但是很多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對大綱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教學,學生不僅不能擴展自己的知識面,還缺乏了實踐性。因此,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教師在教學前要做好準備,認真備課,在實際的生活中搜集與知識點相關的現象,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進去,使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掌握。如,味精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教師可以將其作為發酵工程的例子,引導學生依照發酵裝置圖,思考此裝置不同部位的原理和作用。
4.運用探究式教學
教師在生物課堂上采用探究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探究式教學的重要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在這種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設置合理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思考,啟發他們自主提出問題,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提出問題,最后,教師還要和學生進行互動,提倡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并由教師進行指導。探究式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究的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科學意識和習慣。
5.生物教學要與現實生活相聯系
新課標要求教學要和現實生活相聯系。因此,教師要將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并觀察周圍的生物現象,并指導他們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解釋,這樣就能夠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
二、結語
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必須要對高中生物的教學進行優化。面對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生物教師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備課,探索適合學生的各種教學方式和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周繼軒 單位: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新邵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