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的設定與實現的思路
1.社區資料的數字化
數字化是實現管理與服務信息化與自動化的基礎。這就要求對社區管理與服務所涉及的地理信息資料、三維模型資料、專題業務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使之成為能夠被調用或入庫的電子數據,包括與社區管理和社區地理位置相關的各類數據。數據內容上包含描述區域地表形態、地表要素信息的基礎地理空間數據,表達社區專題業務及環境、資源等方面參考信息空間分布的專題數據,以及與專題業務相關的各類文本、照片資料;數據形式上有空間矢量數據、數字高程模型數據、遙感影像數據、文本數據等。
2.社區信息的可視化
可視化是社區管理的新要求,主要通過三維建模來實現。建模的內容包括:①地形的建模,采用DEM和遙感影像數據,使用Skyline軟件家族中的TerraBuilder構成地表模型;②建筑單體的建模,在3dsMax中,通過創建建筑模型和建筑紋理貼圖,創建出單體建筑模型;③環境小品的建模,主要用二維的模型結合透明貼圖來創造出三維的環境小品模型效果。三維模型建好后,還要按要求建成三維模型數據庫。
3.社區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智能化管理工具,其通過智能化管理來實現信息獲取、信息傳遞、信息處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本項目主要通過對數字化處理資料的數據庫建設來實現社區管理的信息化。數據庫建設主要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三維模型數據庫建設、社區業務信息數據庫建設三方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是將準備好的大比例尺地形圖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建成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地理數據分層組織,并通過統一的坐標系統,實現數據空間位置的對應;基礎地理數據采用國家系列比例尺基礎地理數據的分層組織規定并命名,整個區域范圍內分層不分幅;專題地理數據按照專題內容分層組織。三維模型數據庫建設是以商用軟件(Skyline等)為主、3dsMax為輔的方法進行建模的。建模的內容包括地形的建模、建筑單體的建模、環境小品的建模等。模型建好后,按要求建成三維模型數據庫。社區業務信息數據庫建設是對社區管理和服務所需要的單位、住宅小區、人口、房屋、商業、服務業、超市等專題信息進行分析、組織和加工入庫,形成社區業務信息數據庫。
4.社區服務的集成化
集成化是通過開發信息系統來實現信息的集成管理與應用。開發三維社區地理信息系統,將為用戶提供強大快捷的各項功能,包括基礎查詢功能、空間定位功能、三維飛行功能、圖形數據與屬性數據維護功能等。一個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統平臺,最終要將三方面的內容: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三維模型數據、社區專題業務數據集成在統一的運行環境中,實現屬性數據與空間數據的同步顯示與查詢,以及二維、三維場景的無縫切換。Skyline平臺提供了二次開發的功能,筆者以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和Dreamweaver8為開發工具,并利用Skyline平臺軟件提供的二次開發接口及相應的功能模塊實現系統的開發與集成。
二、項目實現關鍵技術
1.系統總體構成
(1)技術標準與規范
系統建設遵循有關的數據庫建設和軟件開發等方面的國家及行業標準、規范,為共享交換、后續擴展奠定基礎。
(2)系統數據庫
數據庫是系統建設的基礎和核心內容,本系統將收集社區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基礎地理數據、專題業務數據、各類業務資料,包括空間數據、文本與多媒體數據等不同形式;系統數據庫建設將實現上述資料的一體化綜合管理,為各項應用服務功能的實現打下基礎。
(3)系統應用軟件
應用軟件是整個系統面向用戶的應用層,各項功能的合理設計與實現直接關系到系統的應用效果。本系統根據需求分析設計各項功能,以為用戶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務工具,真正實現“統一管理、便捷查詢、輔助分析”的系統建設目標。
(4)軟硬件環境
軟硬件環境是數據處理、存儲、應用、輸出,以及軟件功能開發、運行等全過程的軟硬件設備的有機組合,是系統開發實現和運轉的基礎設施。
2.三維數字社區信息系統的開發
(1)數據層
該系統基于SQLServer數據庫平臺,將電子地圖數據、影像資料數據、三維模型數據、社區業務數據進行加工和入庫,分別存放在相應的基礎數據庫、三維模型數據庫、社區業務數據庫中,并在“空間屬性數據庫”與“業務數據庫”之間建立綁定,如哪些業務要融入到GIS中,地圖需要標注哪些對象,對象如何描述等。
(2)平臺層
該系統主要基于Skyline平臺予以實現,即以Skyline軟件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和系統集成。平臺層代碼采用JavaScript腳本編寫,開發環境為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在網頁代碼中添加<script>標簽,引用JavaScript腳本程序,并在程序中引用Interop.TerraExplorerX.dll動態鏈接庫,調用TerraExplorerPro接口函數。平臺層也同時實現了數據管理的一些功能,如用戶注冊、用戶登錄等系統權限管理,以及信息查找、信息錄入、信息導出等系統信息管理。
(3)組件層
該層將一個個的業務邏輯封裝成易部署的中間層業務組件,為應用層提供服務。在網頁代碼中嵌入<objectid="sgWorld"classid="CLSID:3a4f91b0-65a8-11d5-85c1-0001023952c1">控件,可實現TerraExplorerPro所有接口函數,通過sgWorld變量調用TerraExplorerPro中已封裝好的屬性(Properties)和方法(Methods)。
(4)應用層
應用層面向最終用戶,并為其提供服務。系統在該層上規劃專業應用,具體實現圖形界面及用戶所需求的各項功能。該層采用Dreamweaver8+CSS樣式表構建,并在頁面中添加ActiveX控件,以顯示TerraExplorer3DWindow窗口和TerraExplorerInformationWindow窗口。
3.多源數據的整合
所有的模型建立好以后,通過Skyline軟件放置于特定的交互的3D環境中。Skyline軟件是根據專業需要而設計的既直觀又易用的3D環境觀察和交互接口,主要用于虛擬現實、實時視景仿真,以及其他可視化領域的應用軟件環境。運用Skyline軟件進行地形、模型數據的整合,就是將生產好的三維地形(包括影像)和3dsMax生產的模型數據進行整合和調整,具體過程如下:1)地形數據導入:將數據準備階段生產的地形數據導入系統。2)模型數據導入:首先,將3dsMax中進行模型加工和紋理貼圖處理而生產的格式為*.x文件的模型在Skyline軟件中轉換成*.xpl文件;后將轉換的*.xpl文件加載入Skyline軟件中,并調節屬性。3)場景調整:各種模型都存在與DEM表面的銜接問題,即所在系統中對相應的模型圖層進行矯正和調整,實現模型底部與對應位置的DEM緊密銜接。同時,對于道路、草地等場景,筆者選擇Skyline軟件自帶場景紋理貼到地表,以展現其逼真的場景。4)數據調用:在客戶端,運用TerraExplorerView對生產的二維、三維數據進行調用、訪問和查詢。
4.系統集成
作為一個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統平臺,本系統最終將前面所提及的三方面的內容:三維建模、虛擬場景、GIS集成在統一的運行環境之中,實現屬性數據與空間數據的同步顯示與查詢,以及二維、三維場景的無縫切換。Skyline平臺提供了二次開發的功能,筆者以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和Dreamweaver8為開發工具,利用上述軟件提供的二次開發接口及相應的功能模塊實現了系統的集成。
三、結束語
本文應用上述技術方法,在昌吉市攬翠社區建成了昌吉市首個三維數字社區信息系統,并及時投入應用到了攬翠社區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中。該系統實現了社區管理與服務信息的數字化、可視化、集成化、自動化,實現了各類資料的高度集成和信息關聯,使查詢、檢索、統計非常便捷;同時,提高了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為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社區民眾提供了一個基礎、全面、及時、準確、直觀的三維可視化的科學工具,為推動社區管理信息化和標準化、促進信息資源共享、減少政府重復開資、減少社區工作人員工作壓力開辟了新的技術途徑和理念。
作者:王克峰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測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