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揮陣地作用,強化自我教育
1、發揮少先隊宣傳陣地的優勢,形成以自我教育為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
紅領巾廣播臺是少先隊的喉舌,是培養隊員自我管理教育能力與整體素質的重要陣地。為確保廣播臺成為小主人自我管理教育的大舞臺,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兩點:第一,根據素質教育要求合理安排廣播欄目。紅領巾廣播臺一定要把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機結合起來,“寓教于播”,給少先隊員以啟迪和影響。廣播臺的欄目要接收新的時代信息,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要有針對性,根據兒童發展的個體差異性,為他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消除煩惱,指點迷津。如“校園之聲”,報道學校、少先隊大隊、中隊的重大活動,熱情謳歌新人新事新風尚,善意批評和針砭不良現象。“優秀作文展播”,學校挑選優秀作文,由小作者口播,讓小作者通過紅領巾廣播臺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實現自我體驗,激發隊員的創作興趣。“人物專訪”,介紹本校優秀隊員、先進典型,樹立身邊的榜樣,讓隊員學有目標。第二,根據自主性原則,精心組織稿件。選用稿件應力求以學生來稿為主。面向全體隊員,讓人人都當通訊員。從編到播,自始至終都應確立隊員的主體地位。此外,少先隊應抓好隊報的出版和宣傳櫥窗、畫廊的布置。從組稿到排版,從編寫到美化,從內容到形式,均以隊員為主,以輔導員為輔。對主題的確定,應力求圍繞學校中心活動及宣傳教育主題來安排,努力營造學校育人的文化氛圍。櫥窗、畫廊的布置應以隊員作品、隊員活動剪影、圖片展覽為主要內容,展示各類興趣小組、社團的素質教育成果,培養隊員的審美情趣,陶冶隊員的高尚情操,同時又能充分實現其自我價值。
2、發揮基地作用,提高隊員素質
德育基地是對少先隊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少先隊組織應積極開發社會資源,建立少先隊德育基地。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我們把革命烈士陵園、紅西路軍紀念碑作為我校少先隊德育基地。通過定期開展活動緬懷先輩的英雄業績,讓隊員身臨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艱苦奮斗、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忠于革命、忠于黨、英勇獻身的崇高品質。隊員在活動中耳濡目染,激發了情感體驗,增強了自我教育效果。在隊員的自我實踐中,我們充分利用每個環節,挖掘自我實踐的有利因素。如有意識地把遠足活動與“雛鷹行動”結合起來,以活動為載體,加強自我鍛煉,培養隊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不怕挫折的心理品質,切實提高隊員的身體心理素質。
二、開發活動課程,強化自主訓練
把少先隊主題活動納入課程體系,以推進少先隊素質教育。有人曾說:“少先隊活動是少先隊的生命,沒有活動便沒有少先隊。”除了開展傳統的少先隊主題活動外,還結合時代特點,積極開發少先隊活動課程。一是以“五自”活動為中心開展主題活動,如舉行“讓生命之樹長青”主題中隊活動。二是以重大節日和重大紀念日為契機開展主題活動。如以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為契機,舉行“心中的太陽永不落”主題活動;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為契機,舉行“長征精神代代傳”主題中隊活動。三是抓住重大政治事件開展系列活動。開展“國旗在我中心”的主題教育活動。隊員們在主題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自我訓練,自我評價,自我完善,促進了整體素質的提高。開展學雷鋒活動是學校少先隊工作的重要內容。以雷鋒精神的豐富內涵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應做到三個結合:
(1)把學雷鋒活動與人格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高尚的共產主義情操,如開展“學雷鋒,樹新風,創文明班級”活動。
(2)把學雷鋒同“手拉手”獻愛心活動結合起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手拉手”活動。
(3)把學雷鋒活動與以社會服務為中心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樹立正氣,推崇社會主義新風尚,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真正發揮學校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搖籃和窗口作用。總之,以發揮隊員自主性為突破口,構建一個少先隊自主教育活動模式,加強自主訓練是時代教育的需要,是實施少先隊素質教育的有效嘗試。
作者:朱安虎 單位:永昌縣水源中心校勝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