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護理風險
1.1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及教育工作
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及教育工作,主要可做到以下幾點:(1)對于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學歷實行嚴格控制,并定期進行護理專業素質考核,通過學歷及專業素質考核的護理人員按照年齡、性格以及資歷等標準落實崗位及護理工作小組;(2)定期開設護理思想教育培訓課程,樹立優質服務理念以及護理工作奉獻意識,學習護患之間溝通技巧,提升護理意外事件處理方法,鍛煉及規范護理文書記錄及書寫,促使護理業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降低由于護理工作差錯或患者不滿意引發的醫療糾紛。
1.2護理操作與醫療設備
根據我院醫療設備及護理人員臨床操作掌握實際情況,分析護理意外事件類型及發生原因,引進更為先進護理設備,開設護理操作培訓課程,邀請專業素質過硬、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授課,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護理業務標準基本操作以及先進護理操作技術。
1.3加強護理設備及物品的管理
對護理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風險問責及上報制度,及時發現設備出現的各種問題,并進行相應處理;對于護理用具、藥品的質量及數量每日進行核查,并作詳細記錄,落實專人負責,確保在緊急意外事件發生時,保證不會由于護理設備及物品管理問題延誤治療時機。
2人性化管理
2.1護理規劃趨于人性化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熟練掌握患者實際情況以及醫療方案,從而對婦產科護理工作計劃進行人性化調整,保證患者的護理工作符合醫療方案要求,并得到嚴格執行。產婦分娩后,需要根據產婦實際情況調整飲食及日常護理保健計劃,詳細列出產后3d內護理項目、方式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2.2心理護理
入院后,患者可能會出現如焦慮、緊張、恐懼、不安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采用鼓勵溫和的方式以及患者能夠接受的語言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在掌握患者醫療信息及基本情況的條件下,向患者及其家屬普及疾病相關醫療知識,如治療過程、相關檢查時間、康復鍛煉計劃等,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使患者及其家屬更加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樹立治療信心,采用積極心態面對現實和生活。應單獨進行孕產婦心理疏導工作,嚴格掌握孕產婦心理特點,在同孕產婦進行溝通時,并秉承尊重的原則,鼓勵孕產婦采用合理方式宣泄不良情緒,調整不良心理狀態。根據孕產婦年齡、受教育程度等,采用盡可能溫和的語言及行為緩解孕產婦不良情緒,并對孕產婦所在病房溫濕度進行適當調整,使孕婦在溫馨環境內安心待產,促使產婦更快恢復。
2.3加強基礎護理
保證患者充足營養供應,降低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在飲食計劃中的比例;產婦用藥需要得到嚴格控制,如縮宮素的應用及劑量需要根據產婦宮縮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加強產婦分娩后基礎護理工作,預防產婦感染,向產婦及家屬告知產后注意事項,如飲食、睡眠、清潔等,幫助產婦順利撲入,并向產婦普及擠奶方法。
3評估標準
患者出院前,對婦產和護理工作滿意度以及意外事件進行調查,按照日常基礎護理、藥物護理、護理操作熟練度、心理護理等12個項目進行評估,每個項目5分,滿分60分,同時對住院期間,護理意外事件進行統計。
4結果
164例患者中,非常滿意93例,滿意71例,滿意率約為97.56%,住院期間發生護理意外事件2例,約占1.22%。
5討論
婦產科患者心理比較敏感、細膩,要求護理工作更加全面化、細節化。而且由于婦產科孕產婦較多,護理不當可增加感染風險,對孕產婦圍產期身體健康可以造成嚴重影響。故在婦產科日常護理工作中,應保持微笑服務,調整護理態度,降低護理風險,提高護理質量。總之,根據婦產科臨床特點,樹立以人為本理念,以患者為護理工作中心,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控制護理風險,并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可明顯降低護理意外事件發生率,促使護理工作趨于全面優化。
作者:胡曉梅 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