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中學物理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和針對性
在講到萬有引力的時候,高中物理講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而大學力學里面很明確的講到,萬有引力是重力的一個分力。這個自相矛盾的問題,到底孰對孰錯,學生非常茫然。這個時候需要給學生講清楚,這只是我們所選擇的參考系不一樣,在高中的時候所有的物理問題都是相對于慣性系,而大學講過非慣性系的概念,高中將地球看成是慣性系,所以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因為地球在自轉,所以嚴格說來地球應該看成一個非慣性系,這樣萬有引力就是重力的一個分力,萬有引力的另外一個分力是離心慣性力,這樣學生就恍然大悟,大學物理和中學物理不是矛盾的,而是統一的。
借這種機會,教師非常有必要給學生講大學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區別與聯系,高中物理研究的是一些特殊情況,而大學研究物理問題更加深刻和普遍,使得學生的物理思維上升一個檔次。并提醒學生多思考力學中諸多與中學物理不完全相同的地方,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了解中學物理教學模式,強調學習方法的銜接
高中物理是填鴨式的應試教育,一切圍繞高考分數進行教學。中學物理的內容不多,教師在課堂上能很快上完物理課程,教學的重點是練習大量的習題,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所以學生不需要要花太多時間看書預習,只要上課聽講,下課做大量的練習題,目的是考試拿高分。然而大學的教學是注重書本,教材內容非常多,教學進度很快,教師的講授難以面面俱到。這樣就使得不少學生跟不上節奏,而他們依然堅持高中的習慣,課前不預習,課后不看書,一些不懂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久而久之學生滋生畏難情緒,覺得大學物理太難,學習的興趣減少。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上,就要給學生講清楚大學物理和中學物理學習方法的不同,促使他們對學習方法的調整,以適應大學物理的教學方式。做到課前預習,上課聽重點,不懂的問題課后要深入研究,查閱參考書,提高自學能力。
3改進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參與
中學生特別是剛接觸到物理的時候,覺得物理是很難理解的,所以中學物理的教學一般是依靠教師的講授,通過一些基本的試驗來完成物理知識的講解。大學物理課堂教學也傳承了中學物理教育的一些方式,基本都是依靠教師來傳授知識。大學課堂比較大,教師在講臺上系統的講解,很少演示,提問和與學生互動,這樣會顯得整個課堂氣氛很死板。為了提高大學上課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提問,然后請學生來回答,這樣一來可以集中學生上課聽講注意力,二來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其次,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盡量通過實驗演示,多媒體展示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
4總結
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一步一步抓住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對探索物理問題的興趣。高中生進入大學后,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突然間失去了約束,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有點無所適從,這個時候就應該引導他們認清挑戰,調整狀態,明確目標,主動探索形成開放研究式的學習方法,避免陷入迷茫和彷徨.如此種種,只有面對現實,努力探索解決中學和大學教育銜接問題的有效辦法,才能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把大學物理的教學質量從根本上提高。
作者:何曉宇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物理學與電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