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學前教育論文
一、現代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的內涵
(一)非專業能力
非專業能力對學生來說是必需的,特別是學前教育專業更是如此。首先,學生要具備基本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事業心、責任感以及愛崗敬業的精神。教師的任務是教育學生以愛為出發點,全身心地尊重和關愛幼兒,細心地照顧和教育幼兒。其次,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在知識不斷更新的當今社會,充分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緊跟時發表展步伐,對幼兒進行基本的文化教育。
(二)社會交往能力
社會交往能力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學生應學習怎樣與人相處、交流、對話。學會對人的態度,怎樣尊重人,怎樣與人和諧相處。還應該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掌握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等。這些能力對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尤為重要。
(三)信息技術能力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主要包括制作多媒體課件并進行教學的能力,掌握檢索和查詢與本專業相關信息資料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職業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動機和職業能力不強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現實工作中的表現與實際能力相差很遠,他們普遍眼光高、心態高、要求高,但實際能力與職業素養還有待提高。常常表現為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缺乏職業興趣感和責任感,甚至存在得過且過的消極心理,對專業內涵的理解不夠,對幼兒缺少奉獻精神和關愛精神,甚至隨意訓斥、責罵幼兒。
(二)教學能力與專業技能不夠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幼兒園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組織教育教學的能力較差,其主動學習新知識,接受新思想和掌握國家有關政策文件的興趣和愿望較差。在專業技能方面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三)管理與保育能力不足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雖然積累了一定的學前教育理論知識,但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實踐中,還是缺乏獨立帶班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當中,甚至在課堂教學中面對幼兒突發意外時手足無措。對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保育觀念淡薄,包括對幼兒生活學習中行為習慣關注不夠,安全觀念淡薄,對幼兒關愛不夠,還有的學生存在怕苦、怕累、怕臟的思想,不愿接觸幼兒排泄、飲食等日常事務。
三、探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建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德才兼備是人才培養的兩大要求,思想品德永遠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對于學前教育這一行業,師德歷來都是強調的重點。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首要的職業能力便是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從基礎做起,從做人開始。教學中,我們采取了多種形式,注重對學生進行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教育。如,開展“我是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講座,組織學生開展“我為幼兒獻愛心”主題演講活動,以職業道德精神的力量感召學生,使學生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和修養。
(二)建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訓練模式
1.教學模式
教師的任務是在課堂上組織教學活動,進行知識和技能的講授。要根據高職學生的現實水平開展教學,可將教育技能和各類教學法的內容融為一體,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或者現場教學法,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提高學生適應幼兒園崗位的能力,為以后的職業生活提供條件。
2.模擬實訓模式
模擬實訓訓練是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組織學生在模擬實訓室進行的實際訓練。學前教育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應根據現實工作需要,模擬幼兒園活動場景,組織學生進行實際訓練。
3.技能訓練與競賽模式
技能訓練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備的職業技能,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技能,除了在平時設置此類課程以外,還可以在課后開展各種競技類比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和愿望。教師及學生都可以組織各種技能訓練競賽,以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4.幼兒園崗位實習模式
幼兒園崗位實習是學前教育專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充分認識和體會專業性質的良好機會,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職業素養、夯實專業基本能力、培養其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應定期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實習,跟班聽課,擔任班級助理老師或者定崗實習,在真實的職業崗位中,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崗位中,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崗位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另外,我們與市內十幾所幼兒園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一批校外實習基地,經常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訓練,提高了學生崗位適應能力。
(三)建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考核模式
1.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考核采用抽考方式
每學期可以針對教學計劃中設置的課程內容,由各科老師設計出不同的考試題目,打破過去一卷決定學生成績的做法,設計出多種題目對學生進行抽考檢查。如大班體育活動設計,中班語言活動設計,小班社會活動設計,“文明小乘客”課件制作,“冬季自然角設計”“智力游戲教具”制作,“家園聯系欄”布置等。
2.建立評價學生職業能力的考核模式
制訂學生在職業能力方面所要達到的標準要求。如普通話需達到國家級普通話證書二級乙等以上,計算機需獲得教育部、勞動部或信息產業部辦公應用技術證書等。另外,對在校期間在各項課程或競賽———親子課程培訓、奧爾夫音樂培訓、感覺統合等課程或者舞蹈、歌唱比賽中取得一定成績者頒發證書,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考試。
(四)建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材使用模式
選擇適合高職學生使用的教材很重要。有的教材理論性很強,高職學生學習起來比較難,也不太實用;有的教材實用性不強,內容簡單,質量差,學生不愿意接受。針對這種情況,應組織教師編寫適合高職學生學習的,在未來工作中實用的教材。選擇集實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為一體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材,符合提升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崗位目標要求。
四、總結
高職教育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的教學目標設置下,形成與自己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相適應的職業實際應用能力。這要求教師不斷學習進修,下企業調研鍛煉,找尋方法,找尋模式,大膽摸索,大膽實踐,探求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培養出符合幼兒園和早教機構等用人單位要求的學生。
作者:隋秀文 單位:大連職工大學應用語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