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及缺陷
在經濟全球化、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浪潮中,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陳舊的觀念和操作模式給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帶來了阻礙。而在當前國際化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時期,企業會計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淘汰那些陳腐的觀念和操作模式,為促進我國企業與國際化的接軌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更好地滿足其國際化發展的需要。而在桂林理工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卓義榮所寫的《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2012年3月)中結合近年的金融危機提到了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為中小企業自身的規模小,在抵抗市場風險方面的能力不強,從而造成了許多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出現了很多問題。我國中小企業管理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加強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成為當務之急,而改革創新其財務管理便成為了當前的首要任務。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財務管理遇到了許多的挑戰,如河北省中醫院王英琴在《新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思路》(2012年4月)一文中簡潔而又概括地闡述了其所面臨的新環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全球經濟一體化速度的加快,知識經濟、信息網絡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觀念與操作方式已經顯得陳舊落后,甚至成為了其在新經濟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必須加快其步伐。
二、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思路
在這樣的一種新的環境下如何擺脫傳統的低效率的財務管理手段呢?也就是說如何來進行財務管理的創新呢?綜觀其相關文獻,雖然相關文獻的提法表面有所不同,但其實質內容即為一致,可以較為系統地歸納為如下:
(一)企業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企業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主要體現如下:
1.知識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當前很多學者認為知識成為經濟和企業等發展的主要資源和動力,知識資本在企業中占有著重要地位。
2.電子網絡的應用。隨著當前電子商務以及網絡的蓬勃發展,傳統的財務管理也將不可避免的卷入這一洪流中,使財務管理網絡化、電子化,許多在線理財和信息化理財活動隨之產生和發展,這樣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效率,更好地實現了財務一企業的其他業務之間的協調。
3.經濟全球化浪潮的來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許多企業都嘗試著或者已經努力地在實行“走出去”戰略,其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領域已突破國界的限制,這就要求企業的財務管理也應該與國際化接軌,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二)財務管理制度的創新“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企業的管理都形成于制度之上,一個企業的良好發展必然有一套優秀的管理制度。而制度的創新也是一個企業良好持續經營的法寶之一,當然財務管理制度的創新也不例外。通過創新財務管理制度,可以大大降低和減少企業的費用和成本,也可以在行業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三)財務管理內容的創新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完善時期,根據知識能力與水平分配財務,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選之路。知識資本概念的誕生使企業在財務分配上的創新成為了必要。因此許多企業在注重知識資本的培養,提高企業知識資源量的儲備。
(四)風險管理意識的創新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面臨的環境日益復雜,其存在的風險可能性也大大提高。因此,企業也需要將風險管理納入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里。企業提高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觀念,創新風險防范和管理的辦法和措施,加強財務風險的預算和控制手段,以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
(五)財務評價體系創新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可以給企業發展帶來更大經濟效益。因此,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必須改變傳統的財務評價指標體系,創新一套與知識經濟相匹配的評價體系,凸顯出知識資本的重要性,綜合企業管理中的各種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從而可以更加客觀和科學的進行企業財務管理的評價。
三、文獻評述在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思路的研究
在相關文獻中,我們看到了傳統的財務管理手段的不足以及其落后性的表現,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知識經濟的到來,電子商務和網絡信息時代的蓬勃發展以及人本觀念的日益深化,財務管理的創新性研究勢在必行,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意義。但是我們也發現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性研究停留在理論上的研究較多,而真正的實證意義上的研究較少,對實踐的指導意義缺乏一定的力度。從我國的具體國情來看,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能力以及科技能力的有限性,還有一些傳統的管理理念的根深蒂固等諸如此類原因的存在,在改革和創新財務管理方面不能完全按理論的指導落到實處,其具體的執行和實施具有一定的難度。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大力提倡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因而在創新財務管理領域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量力而行,努力在現有的環境下進行適當的創新。構建現代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在近些年來也有所出現,但是其提法和研究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度挖掘和探討。此外,財務管理制度的創新的必要性不僅僅只存在于企業,如高校、政府部門等單位也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進行變革和創新,以至于提高其運營效率,減少財務風險,提高各行各業的運作效率,降低各行業的風險,因而對成功的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可以進行“移植”或者說是借鑒,使我國的國民經濟實現穩定、又好又快的發展。
作者:蔣太才 劉建秀 單位:廣西桂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