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托公司的發展趨勢分析
信托公司面臨本行業內部、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具有混業優勢的金融控股企業的競爭壓力,其需要突顯信托公司的特色,強化自身的優勢,立足本業,逐漸降低大量資金投放于風險較較高的貸款、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等行業,并不斷加強信托公司的風險管理控制能力,將信托公司的發展中心轉移到優化顧客理財上來,從而使信托公司長期穩定獲益。信托公司較其他金融機構有自身的特色,一方面,具有較大的投資范圍,涉獵除儲蓄之外的金融業務,且信托公司跨越了資本、貨幣和產業市場的很多金融機構;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具有資產隔離的特點,能夠實現對財產的隔離,從而優化資產的管理,其通過“信托合同”的形式來受托管理資產,可以有效的隔離信托財產,進而不斷完善員工福利信托計劃、企業年金和養老金。信托公司利用自身的優勢,研究開發出高技術含量、具有獨特優勢的理財產品,進而突顯信托的專業化優勢。每個信托公司都應認清現狀,分析自身所具有的資源和市場條件,著重特色產品的研究,扭轉廣而不精的局勢,不斷提升信托公司的綜合能力,使其優化業務掌控力、風險識別力和投資決策力。當前,我國信托公司已具備一定的發展能力,擁有規模相當的中型信托投資公司,其具有較雄厚的資本規模,應在優化其綜合業務的基礎上,專注本業,更好的完成其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使命,從而使我國信托公司獲得健康成長,并在專業領域上提升信托公司的聲譽,強化自身的專業優勢和特色,為顧客提供多元化滿意的服務,強化品牌優勢。
二、發展信托型企業年金
(一)信托企業年金的定位企業年金在員工享有養老保險的同時,建立了補充養老金制度,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下,員工和企業在自愿的原則下,共同負擔費用,實現了員工個體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信托企業年金實現了信托管理的模式,經過過企業年金委托人和企業的協商,將企業年金的管理轉交受托人,對企業年金的整體業務運作進行管理,受托人肩負賬戶管理人和投資管理人的職責,與此同時,受托人可以將其職能委托外部專業人員進行管理。由法律規定的企業年金計劃籌集來的資金和企業年金經過投資運營生成的基金,企業年金基金在信托模式下應轉入企業年金專門賬戶,且企業年金基金財產的管理應進行獨立運作。
(二)信托型企業年金的優勢
1.企業年金信托市場顯現巨大發展空間
我國的企業年金制度在發展的同時逐步得到了規范,年金市場經歷了2004年制度年、2005年機構年、2006年企業年,呈現出了良好發展的趨勢。從信托業涉足企業年金市場,到正式開展業務,在推動其發展的同時,可以看到企業年金信托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企業年金經過幾年多的市場化運行,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越來越多的企業職工得到實惠。同時,就企業年金本身來看,年金資產規模穩步增長,參與管理專業機構也在進一步增加,企業建立年金計劃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企業年金創新步伐進一步加快。建立健全信托型養老金產品,發展信托公司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聯合設計發行標準化金融產品的業務模式,讓投資管理人按其份額認購,不斷分散信托產品的投資風險,在保證企業年金基金獲得較高水平固定收益的同時,實現對信托產品總體風險的識別和控制,進而逐步推進信托業和公募基金業的長期合作。我國應在實現年金投資與實體經濟、國家級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對接的同時,使我國養老金市場朝著市場化、標準化以及更具投資運營效率的方向發展。
2.信托投資公司運營企業年金的業務發展重心
企業年金由信托公司進行管理運作,能夠突顯其投資范圍廣闊、風險擴散的優點;與此同時,信托資產的隔離功能加大了員工對企業資金安全的信任度。因而,信托投資企業能將托管人、賬號管理人以及投資管理人結合起來,實現一體化運作,提升服務水平,使信托公司獲得可觀的經營效益。信托公司針對各類企業年金充當了不同的角色,包括企業年金托管人、賬號管理人以及投資管理人,進而促使信托公司不斷健康成長。目前,我國的企業年金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企業年金業務由信托公司運作發展前景巨大,隨著年金規模的增長,信托公司在為運營企業年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帶來較多收入的同時,使其自身收獲頗豐。縱觀全球金融業的發展現狀,企業年金制度應不斷規范其運作流程和實施情況,充分發揮年金制度的功能,按照我國相關法規制度,我們應不斷完善信托業務,進而實現貨幣、資本以及產業市場的良好互動,完善信托型企業年金制度,使信托公司、企業年金及金融資本市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滿足多方利益,進而實現共贏。信托業的良好發展可以提升整個金融體系的綜合實力,并促使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化。
作者:魏耿 單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