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語文論文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在一般教學工程當中,會將理解字詞的含義作為重點進行講解,要求其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內涵。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說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從本質上忽視了教學內容的本質。語文歸根結底是一種情感的發泄,是讓讀者和作者有一個心的溝通和靈魂的認識。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的時候,只是單純的理解了教學的內容和想法,沒有將課文中所要表達的實際情感拿出來和同學們討論,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教學,這是非常不正確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解余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一文當中,徐老師只是講解了雨的樣子,雨的內涵,粗略的講解一下全篇的內容,沒有很好的將其和作者心目中的想法進行溝通。沒有深刻的領悟到作者的那種惆悵和痛苦。
教師在進行文章講解的時候,要充分了解整篇文章的內涵和具體的含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了解其文章的精華所在。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強調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將提問教學運用到教學當中,在現今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很少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即便是提問了也是一些沒有任何含金量的提問,教師指導著學生完成整片文章的,這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是非常不錯的。
但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僅對于這篇文章失去了原有的激情和興趣,而且不能理解這篇文章所表現出來的整體思想,一則浪費了寫這篇文章作者心血,二者浪費了學生學習的機會。不僅如此,還要擴寬教學問題的范圍。比如說應該問繞這篇文章的內涵和主題思想來進行提問,從最簡單的問題開始,逐步循環,這樣循序漸進才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二、高中語文教學的策略
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魚需要水一樣,需要滋養生命的東西。所以說,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提高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李商隱《錦瑟》這首無題詩的時候,可以講講李商隱是在什么背景下寫的這首詩,把握以下作者的思想感情。回顧李商隱的五十年,可謂是坎坷重重。就連最愛的妻子去世的時候,他甚至都來不及見上一面,這種悲涼是何人能體會的了的。帶著對這首詩背景的了解進行全詩的賞析和閱讀,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作者的寂寥和歸鄉的心愿。不僅要在教學課堂上狠下功夫,在課堂結束之后更是如此。
教學是永無止境的,不僅僅只是停留在45分鐘之內。教師可以在課后和學生們多多交流,舉行一些語文競賽的活動,比如說說一些關于日落的詩歌,“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并且讓學生說明出處,說明詩歌的美感。對于表現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不需要多么貴重,但是這是一種榮譽。
利用課上和課下進行教學絕對是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和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唯一途徑。還可以就一段時間的教學進行總結,讓學生說說自己學到了什么?對于一些還沒有懂得知識,進行講解和分析,從而讓學生了解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好的完善學生整體素養。
三、結語
總的來說,對于高中語文一定要強調語文的內涵和精華所在。強調語文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課文本身發掘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將課內外的教學結合在一起,進一步的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
作者:黃藝卉 單位:江陰市要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