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舞蹈教學論文
一、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體現(xiàn)以及教育現(xiàn)狀
當前很多高等職業(yè)院校的民族舞蹈課中,主要是以舞蹈肢體動作作為教學主體,雖然舞蹈中的動作教學,本身就帶有民族文化氣質,但并沒有進行民族文化滲透的實際操作,由于缺少實質滲入措施,自然也無法真正將民族文化與民族舞蹈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并且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生的舞蹈基礎良莠不齊,甚至存在分不清某種民族舞蹈屬于哪個民族的情況,更不能體會出舞蹈具有何種風格特色,最終舞蹈學習只成為了學生機械式地模仿教師的舞蹈動作,這樣學生不但學習得慢,也缺乏舞蹈神韻和內在情感。
二、將民族文化滲入于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主要措施
(一)課程設置中加入民族文化培訓課
首先可以在課程設置上進行融合民族文化的設計,例如在每個舞蹈教學單元中,將與這一舞蹈對應的民族文化課加入其中,為學生制造深入感受民族文化內涵的契機,例如在學習東北秧歌舞蹈時,可以設置了解東北漢族文化和風土人情的課時,并配以視頻、音頻以及教材等教輔工具,讓學生在學習舞蹈肢體規(guī)范的同時,可以對當?shù)孛褡逦幕懈鼮樯钊氲娜媪私狻?
(二)舞蹈教學中深入分析舞蹈動作的含義及由來
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不僅僅是要學生單純地模仿教師的舞蹈動作,還要對舞蹈動作進行深度剖析,因為民族舞蹈中的每個動作都是基于其民族文化而來,例如蒙古族舞蹈中的抖肩、柔臂等動作都是源于草原馬背文化,蒙古族舞蹈中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模仿馬和雄鷹的舞蹈姿態(tài),這些舞蹈動作,都無不體現(xiàn)著蒙古族人民勇敢、豪邁的民族心態(tài),因此我們在跳此類舞蹈時,必須將豪放、瀟灑等情感融入于舞蹈中,通過民族情感的融入,自然而然地展現(xiàn)出舞蹈的神韻,而非單純的模仿。朝鮮族民間舞蹈多用自身肢體模仿鶴的形態(tài),在舞蹈中可以感受到朝鮮族典雅、飄逸的氣質。同時朝鮮族由于長久在寒冷的東北從事艱苦的農(nóng)耕生產(chǎn),農(nóng)樂舞中的很多動作都展現(xiàn)著朝鮮族堅忍不拔、勤勞善良的民族心態(tài)。
(三)抓住舞蹈中的典型動作
每個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而風格往往是通過舞蹈中的典型動作展示的,因此可以在教學中抓住不同民族舞蹈中的典型動作,進行重點講授,以此達到提高民族舞蹈表現(xiàn)力的教學目的。比如在進行傣族舞蹈的教學中,可以先進行一遍整體的教學內容,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總結出舞蹈中展現(xiàn)的獨特風格,再對獨特風格進行分析,抓出構成此種風格特色的重點動作,例如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彎”即為最具特色的典型動作,抓住此點,以點帶面地全面掌握傣族舞蹈的整體風格。
(四)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手段體會名家舞蹈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jīng)運用于多個學科的教學之中,并都具有良好的教育實效,民族舞蹈的教學也可以通過此種方式。畢竟學生們不在當?shù)孛褡鍏^(qū)域生活,勢必會缺少實際體會,僅僅通過課堂學習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來彌補。比如通過網(wǎng)絡欣賞各舞蹈家的民族舞蹈視頻,包括神態(tài)、表情、動作等各個能夠表達舞蹈內涵的細節(jié)進行揣摩學習。
三、結語
首先應該明確將民族文化融進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中,對于啟發(fā)學生舞蹈表現(xiàn)力的重要作用。通過民族文化的滲入,不但可以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我國各民族不同類型的舞蹈風格特點,并可更加準確地通過身體語言展現(xiàn)民族舞蹈中的文化精髓和深層內涵。民族舞蹈是基于民族文化所孕育出來的藝術形式,如果說舞蹈中的肢體表現(xiàn)構成了其外在身形,那么民族文化就可以說是民族民間舞蹈的內在靈魂,這也是提高民族舞蹈表現(xiàn)力的關鍵所在。
作者:孫秋菊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