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法
提供圍術期無縫隙優質服務:日常的病情觀察及圍術期各種檢查及醫療操作及時到位,操作務必正規化、技術熟練化。建立電話等各種聯系方式,隨時接受患者及家屬的咨詢,患者出院后定期回訪,讓患者時刻感受到護理人員的溫暖。
2.心理狀態測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評測。由1名接受專業訓練的護士分別對所有患者在入院24h內和治療8周后進行測評。SCL-90由9項測評因子組成,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敏感、恐怖、偏執及精神病性等,共90個自我評定項目,每項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依據癥狀程度的不同,分別賦值1~5分,見表1。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級,計算各項例數及所占比例。總滿意=滿意+基本滿意。
3.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5.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結果
4.1兩組SCL-90得分比較:試驗組與對照組在入院24h內各因子總分[(14.79±4.16)分與(15.01±4.97)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兩組各因子總分差異[(14.21±4.79)分與(17.89±5.1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2兩組療效比較:試驗組25例中滿意16例(64%),基本滿意8例(32%),不滿意1例,總滿意率為96%;對照組滿意11例(44%),基本滿意11例(44%),不滿意3例,總滿意率為88%。
5討論
優質護理服務是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關懷在對患者生命價值、健康需求、人格尊嚴中的體現。在向患者提供基礎護理服務的同時,加強與其溝通交流,根據患者需求,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國內學者認為患者的術后焦慮和心理壓力有密切關系,屬于心身疾病類。本研究中,治療8周后,兩組各因子總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護理可補充家庭及社會對手術患者的心理支持,改善患者不良的精神狀態,減輕心理壓力。
為患者提供圍術期優質護理,為患者制造輕松的病房環境,使患者融入感受到愛護和照料,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促進康復的信心。本研究中,治療總有效率試驗組為96%,對照組為88%,改善了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促進了患者術后康復。
作者:趙玉勤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