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價值傳統的教學
模式中也有這一環節,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創新之處在于它會在學生進行練習之后將問題加以擴展,再讓學生根據已知概念和實踐經驗進行思考。仍以“質數和合數”為例,學生都知道質數是指“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沒有別的約數”,而合數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還有別的約數”,這時如果教師問“1是否是質數”,學生必然會開始思考,并形成不同的意見。有的學生認為1是質數,因為1只擁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而有的學生認為1只擁有1這一個約數,因此1不是質數。得出不同的結果后,再由教師進行正確答案的講解,這樣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從而提高下一次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其次,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是讓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飛躍的平臺。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提問時不會立刻給出答案,而會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這種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對教師的解答方式有不同的見解,并在此基礎上拓寬學生的答題思路。
二、如何有效構建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
近年來,對于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研究愈來愈多,也漸成體系,逐步形成了能夠指導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的理論。然而,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探究式教學還需要具備開放性、合作性、實踐性的特征,由此有了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以下幾個環節。第一,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并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空間,引導其對目標問題進行探究。這一方法不但體現了教學模式的開放性,還給了學生足夠的學習動力和明確的思考方向。曾經有教師運用此種方式進行教學,他在課堂上播放一組動畫,其中包含著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要求學生在看完動畫之后自己提出問題,如動畫中的人物買了幾樣物品?買的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由這兩個問題又可得出新的問題:每一樣物品的價格是多少呢?這樣就成功地讓學生對知識產生了興趣并開始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有利于學生養成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思考的習慣。第二,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合作性指的是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之中互相幫助,互相合作,交流彼此的想法,共同探究問題。眾所周知,許多數學問題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在這一過程之中,小學生可以聆聽彼此的想法,增強合作意識,同時能夠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和借鑒。這種教學模式體現了課堂的開放性,是傳統教學模式不具備的,因為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上課除了記筆記和做習題,很少有互相討論的時間,更不要提交換彼此的想法,互相借鑒和學習了。由此可見,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第三,教師在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斷地進行實踐。這一點不僅僅停留在課堂上對問題的探究,更包含教師鼓勵學生結合所學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擴展應用。例如,在生活中對物體形狀的認識,對物體的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對自己身高、體重的計算,或者對水電費的計算等。這樣就使學生的知識不再局限于課堂,而能在生活中具體運用,這既是對知識的鞏固,也是自身探究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總結
每一位學生都是等待雕琢的玉,是需要悉心培養的種子。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學生打開自由思維、獨立思考的天空,相信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終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就。
作者:金繼堂 范欣欣 單位:山東省膠州市青島香江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