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專院校聲樂教學的現狀分析
聲樂教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不能適應當今對學生教育的要求。導致對學生的培養缺乏層次性和實踐性的教育,無法做到“因材施教”。許多大專院校目前對學生的培養模式僅僅是照搬了高等院校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從而忽視了教學的對象之間的差異和客觀的環境,高等音樂院校對學生培養的模式雖然是經過時間檢驗的、正確的教學模式,但是這套教學模式對大專院?;A差、教學的環境和硬件設備較差的學生來說,并不利于對大專院校學生的教育。長期以往,容易讓學生產生消極心理,也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再次,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創造性的發揮。很多大專院校在聲樂教學中并沒有一套較系統的適合學生教育的教學模式,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也僅僅停留在依照大綱和教案對學生輸入知識,要求有計劃和跟進度的教學并不利于教師對教學活動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并且,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還單單是理論上的指導,紙上談兵,并沒有與實踐課相結合,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將大專院校聲樂教學理論與實踐
相統一的途徑第一,不斷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培訓,提高教學質量。各大專院校在對新教師的考核中要嚴格把關,并對新進教師和在職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和指導,不斷加大大專院校在師資力量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做好各院校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分享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第二,要做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逐漸提高整個院校學生的聲樂素質。大專院校的學生和高等音樂院校的學生相比,聲樂的知識基礎和對聲樂文化的了解情況都較弱。但是,這些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強,對實踐課程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就要增加他們的舞臺表演能力和聲樂的反復訓練次數,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理論知識的難度,讓學習的知識能在學生能接受的范圍之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保障學生對聲樂知識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掌握。第三,大專院校對教學內容的設計也要符合學生學習的特點,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大綱和聲樂教材。改變原有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要求也要滿足大多數學生的要求。做好教學評價,為學生做好學習成長記錄,了解每一位學生在聲樂學習中的表現,做好對比性的工作,使學生學會反思與總結經驗,逐步看到學生的進步。同時,對于學生的教學評價不僅僅包括學生自身的評價和反思,更需要教師的參與和學生之間的集體合作,不斷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采用恩威并施、獎懲分明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并提高對舞臺表演的興趣。
三、結語
總之,大專院校對聲樂教學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探討是在聲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反過來又能為大專院校的聲樂教學作出指導和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因此,大專院校對聲樂教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不斷學習并與時俱進,才能培養處更多適應時發表展潮流的音樂人才。
作者:魏軍敏 單位:河南濟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