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頭縣縣域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
(一)缺乏特色主導產業
2012年,洞頭縣GDP達44.09億元,僅占溫州市的1.2%,居全市末位;但有一定的后發優勢。由于缺乏主導產業,目前中心城市規模小,帶動力弱。洞頭縣縣城由北岙街道組成,2012年城鎮人口約4萬多人,約占縣域總人口的30%左右。
(二)“用地難”問題嚴重
洞頭是海島縣,丘陵地貌面積占全縣國土面積91%,用“地無三里平”來形容是非常貼切。在洞頭縣,能夠利用土地基本是圍墾造地,但圍墾造地成本很高,工程費用及征收報批費用估計每畝土地發成本約40~60萬元,加之項目用地成本大、市里分配的用地指標又少,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用地難”將成為制約洞頭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
二、低碳視角下的洞頭縣縣域經濟發展的具體舉措
(一)努力打造優勢產業
整合海島海洋旅游資源,改善旅游硬件條件,提升旅游配套服務功能,重點推進東港奧博休閑中心、瓏頭灣海洋旅游度假中心、海釣中心等項目建設,打造“休閑度假”、“主題島”、“海霞紅色旅游”、“海洋競技”等旅游品牌。依托港口資源以及77省道延伸線、大門大橋建設,重點推進狀元岙深水港、大小門港區建設,打造綜合性物流服務平臺,爭取設立保稅區或出口加工區。
(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生態建設,保護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加強對保護類海島的監管,重點建設南北爿山(鳥島)海洋特別保護區,加強城市綠化美化建設,合理配置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加大對裸露山體的生態修復,加快推進生態細胞提升工程,建設美麗鄉村、綠色社區,深入開展國家級生態縣、省級森林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等創建活動。推進節能減排。實施新建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健全節能減排監測考核體系。抓好重點領域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業落后產能,推廣先進節能技術、設備和產品。改善能源供應結構,降低原煤消耗比重,逐漸形成以低碳、低硫為主導的能源消費結構。
(三)優化調整海洋漁業
運用高新技術與先進技術改造提升電子電器、機械汽配、水產品加工等傳統工業,提高傳統工業競爭力;積極推進楊文、南塘工業基地轉型發展,進一步提高土地產出率。大力培育新城區商貿中心,改造提升老城區商貿區,加快交通節點商業設施建設,健全城鄉商貿網絡。調整捕撈結構,改進捕撈作業方式,探索發展遠洋捕撈,開辟新漁場;優化養殖空間布局,發展新型養殖方式,加快養殖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
三、總結
基于低碳視角的洞頭縣域經濟發展,應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把生態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實施經濟技術合作戰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優化還有漁業多種舉措為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動力。
作者:葉凌群 單位: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