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興趣的激發
孔老夫子的這句話恰好深刻地說明了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培養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方面也一樣,小學作文教師的有效引導是激發小學生寫作興趣不可缺少的方法。然而,激發小學生對作文寫作產生興趣的各式各樣的方法中有很多是根據小學生對未來生活充滿奇特幻想這一特點,即將他們對明天的幻想與眼前存在的寫作題目緊密聯系起來。
例如,“開心的一件事”這篇小學生作文,就可以根據小學生心理的特點來做一些具體的游戲——“斗你”游戲。先在兩個小學生的背上各貼一字條,上面分別寫上“開”和“心”,然后讓兩個小學生每人分別抬起一條腿,一起邊單腳跳同時趁機去看對方背上貼的字,誰先看到并且大聲喊出對方的字即為勝利。這樣的游戲不但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廣大小學生在玩中學,且無形之中調動了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而讓他們動筆寫作文時也能有內容可寫了。
二、知識的輔導
毫無疑問,作文的寫作要求具有明顯的各方面的綜合性,對于廣大小學生來說,僅僅依靠掌握一點皮毛的作文寫作方法是不可能也寫不出好的作文的。但是,由于小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儲備有限,所以在小學作文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應當盡可能地豐富廣大小學生在寫作時極有可能會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識,這樣的話,廣大小學作文教師在這些方面應該是逐步輔導。但是絕對不可以直接向小學生傳授知識,但是可以將具體相關的知識編寫成相關的易懂的參考資料印發給班級的小學生。比如,寫“我的老師”,小學作文教師應該先把如何寫人的作文的具體要求事先給班級的小學生講明白和說清楚,再慢慢引導班級小學生:你的老師有什么讓你尊重的品質等。
三、思維的拓展
在對小學生的具體作文教學實踐過程中,廣大小學作文教師尤其要注意逐步有意識地去發展和開拓小學生的思維,特別是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與此同時,老師要精心地努力去培育廣大小學生思維的流暢變通性以及思維的獨創性。
例如,在小學作文課堂中具體寫作“我們的城市”,廣大教師應該讓班級的小學生通過回想自己平常穿梭的城市在他們腦海中的面貌,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盡可能地為小學生放一些背景音樂來配合啟發他們的自由聯想,這樣也能順勢啟發廣大小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引導班級學生去體會置身于大千城市的氣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一輛輛來往穿梭的快車,一位位步伐敏捷的行人。這樣的寫作過程不但充分運用了所有的教學條件,也讓小學生在自由聯想的過程中,愉快地完成了作文的構思與寫作。
四、總結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讓作文教學既可以逐步增加班級小學生的閱歷和能力,也能夠帶給廣大小學生各樣的體驗和生活本身的感動。
作者:高明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繁榮小學
第二篇
一、激發寫作欲望,讓學生想寫
1.正面評價,增強寫作信心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們承認,能夠千古傳誦的美文絕對是出于大家之手,但這并不表示我們普通人就寫不出讓人刮目相看的好文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生初學寫作時,教師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認真研讀他們的作品,積極尋找每個學生習作中的亮點,及時反饋表揚,老師的肯定認可是最有效的潤滑劑,會讓學生以后保持寫作的興趣。如果老師對他們的涂鴉之作橫加指責和批評,甚至說的一無是處,那么學生就會給自己帖上這樣的標簽:我是大笨蛋,我不是寫作文的料,以后我再也不想上作文課!而且,就算學生的寫作水平再差,一篇文章中總會找到能讓人讀來頗有同感的句子,把這些句子在課堂上讀給同學們聽,或者把內容打印出來貼在教室的墻壁上,這都是對學生寫作的鼓勵,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他們的寫作信心。有了信心,離成功還會遠嗎?
2.個性張揚,激發寫作欲望
作文沒有固定的模式,但通常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卻往往給學生施加了這樣的影響:作文是有套路的,一定要按照某種格式寫,開頭寫什么,中間寫什么,結尾寫什么,甚至在文章中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也要符合某種要求。這種潛在的影響讓學生的寫作思維受到了極大的束縛,如同“鐐銬”一般讓他們的個性受到嚴重壓抑而無法在作文中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思想。教師在作文教學時應鼓勵學生勇于張揚個性,即使對同一個作文題目也應允許他們表達不同的內容或觀點,如此才能讓寫出來的文章充滿個性和創新。
二、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敢寫
1.生活中積累
作文來源于生活,所以作文內容一定要真實,讓人讀起來能感受到濃濃的生活氣息。這要求教師要訓練學生平時多觀察多積累,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2.閱讀中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廣泛閱讀,深讀細讀,都會給自己日后的寫作積累起寶貴的寫作素材。小學生閱讀能力有限,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經典名著,可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讀物,如果有可能,可鼓勵學生訂閱一些優秀的報刊。這樣,學生在大腦中有了深厚扎實的積淀后,寫起作文來就會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3.交流中積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同,但他們對同一事物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教師應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文拿出來與同學分享交流,在交流中發現他人文章中的精妙之處,然后為自己所用,日積月累,就達到了取長補短之功效。
三、掌握寫作技巧,讓學生會寫
1.閱讀中尋找寫作方法
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閱讀其實就是讀者與作者的心靈交流,告訴學生不僅僅要局限于文章中的精彩詞句,更要用心去感悟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內在情感。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應只把重點放在字詞句的分析上,而要告訴學生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作者是如何構思的,是從哪些方面考慮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于文章中的。時間久了,學生自己就會從中受到感悟,甚至激發出作文靈感。
2.習作訓練中加強指導
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來。事實確實如此,即使課本上選取的那些文章,也不是作者一次就寫好的,而是三番五次修改后的成果。所以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老師布置作文任務后,一定要根據老師的要求先擬好題目,確定中心內容,然后圍繞題目確定大致寫作方向,最好能寫出提綱,再根據提綱完成寫作,寫完后再不斷地品讀修改,最后定稿。
四、總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要求學生寫真話實話心里話,要貼近學生實際,鼓勵自由表達。這要求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努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指導學生寫作時一定要表達真實的思想,拋棄那些假大空的套話,更不能鼓勵學生背誦范文以應付考試用。提高寫作水平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要老師用心,學生肯努力,相信每個孩子都能達到“我手寫我心”的快樂作文境界。
作者:王紀文 單位:河南省夏邑縣教師進修學校
第三篇
一、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通過讀書筆記廣泛積累作文寫作素材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此可見廣泛閱讀是學生進行作文寫作的根基,如果沒有足夠多的閱讀量做基礎,小學生頭腦里對事物一片空白,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他們作文語言將是單調枯燥無序的。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廣泛閱讀書籍和及時做讀書筆記記錄的方式來積累作文寫作素材。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小學生通過讀書筆記也能很好地積累寫作素材。
比如,語文教師可以要求班級里的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周記,鼓勵學生把平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用最真實的文字記錄下來。只要長期堅持,日記和周記就會成為寫作素材庫。小學生在寫作時,就不會因為沒有內容可寫而發愁了。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班級里的學生對經典的文學名著,比如《三國演義》、《名人傳》、《人生》、《秦腔》、《蛙》(我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所著小說)里的經典段落、精彩語句進行摘抄記錄和朗讀、背誦,既能快速的增長文學知識,又能廣泛的積累寫作素材。讓閱讀和作文寫作緊密結合,其實就是讀寫合二為一,對于小學生從不同角度、范圍進行寫作有很大幫助。
二、走近社會,接觸生活常識,積累作文寫作素材
因為缺乏足夠多的生活常識,很多小學生常常感到寫作文時沒有內容可寫。比如,以人物寫作為主的作文撰寫方面,在開展《勤勞的×××》這篇作文寫作前,很多小學生往往看著題目不知從何寫起。教師可以先為大家講解“勤勞”的定義,提示學生們可以從熟識的鄰居、關系親近的親戚、家庭成員、好朋友、同學寫起。以記事寫作為主的作文撰寫方面,比如在開展題目為《一次難忘的運動會》作文寫作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本校歷屆運動會的感受來進行自由命題。
學生的寫作思路一下就被打開了閘門,大家所擬定的作文題目異彩紛呈:《100米短跑比賽》、《第一次投擲鉛球》、《跳遠,第一次體驗成功》等。學生們的作文命題很新穎,而且大家的作文內容也充滿了真情實感。而這些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內容,就來自于學生們“社會生活常識近區”。由此可見,小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拉近寫作和社會生活的距離,這樣撰寫出的作文才會充滿真摯情感。
三、總結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工作時,要注意科學、及時、有效地引導學生對生活細節多觀察、對生活常識多熟知,悉心指導學生閱讀書籍,同時做好日記、周記、和讀書摘抄筆記,從而幫助學生盡可能多的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假以時日,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思路才能游刃有余,寫作語言才能富有真情實感。
作者:何衛國 單位:淮安市淮安區范集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