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財政稅收
目前,我國保稅經濟區主要包括三大塊區域: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它是我國擴大開放、促進經濟國際化、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示范區,在不同的發展時期、不同的成長階段,保稅經濟區的發展特性、政策和制度演變的重點有所不同,具有世界自由貿易區的許多特點和功能,但又與世界自由貿易區有一定的差異。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保稅區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解決保稅區現存問題的基本策略是向以發展國際物流業為主的自由貿易區轉型。
一、保稅經濟區的發展歷程從區港分離到區港聯動再到港區一體化的探索,我國的保稅經濟區處在不斷完善、與國際接軌、逐步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的時期。
(一)區港分離
我國從199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在上海設立第一個保稅區以來,從建立之初至今,經過合并后目前共有13個臨港保稅區。保稅區是國內繼成功創辦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后,借鑒國際上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的成功經驗設立的,以發展國際貿易、出口加工、倉儲和商品展示為主要功能,旨在改善我國投資、建設軟環境的特殊經濟區域。保稅區自成立以來,經過起步創業、完善基礎設施和政策法規的基礎上,以減免關稅、放寬海關和外匯管制為主要優惠措施,不但成為吸引國外資金、技術的投資促進區,而且也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功能區和按國際慣例、國際通行做法運作的試驗區。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保稅區的發展在區域定性、管理體制、功能定位、政策法規等諸多方面面臨著挑戰,尤其是保稅區與港口分離,保稅區的政策和管理體制不能輻射到港口,過境自由的原則難以實施,此外保稅區功能的開發離不開港口物流規模的擴大,而物流規模的擴大也離不開保稅區臨港產業的配套服務,如何加快保稅區與港口一體化成為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二)區港聯動
面對區港分離存在的問題,國家積極探索轉型途徑,以實現保稅區和港口功能定位的全面提升。對此,國家在多方論證的基礎上,先后批準上海、寧波、天津、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張家港等8個城市作為區港聯動的試點,促進港區合作。區港聯動試點通過加強保稅區與臨近港區合作,在港區劃出部分區域作為保稅物流園區,實行保稅區政策,簡化相關手續,方便貨物在區、港和境內外之間快速流動。區內主要發展倉儲和物流產業,包括國際中轉、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國際貿易四大功能,但不能發展出口加工功能。區港聯動是現階段我國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的切入點,是實現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的必要前提和手段。
(三)區港一體
目前國內已經存在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三個區類,但由于監管體系不同,沒有一個區域能將三者統一起來。2005年6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上海洋山保稅港區,之后又在2006年6月7日正式批準在天津港東疆港區設立保稅港區。保稅港區是目前我國與自由貿易區政策功能最為接近、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具有以下四方面特點:一是區域功能綜合,具有物流、加工、貿易、港口作業等多種功能,是綜合性對外開放經濟區域。二是特殊政策疊加,享有“免稅、免證、保稅”和國內貨物進區退稅等特殊政策,港區內企業之間及與境外之間貨物流轉免征增值稅,加工貿易料件進區可以核銷,是目前我國政策最優的區域。三是區港體制合一,即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和港口的合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政策、統一管理、統一監管。四是產業導向外向,主要發展倉儲、加工后出口業務、進口分撥業務、轉口業務,業務類型為兩頭在外或一頭在外。
可以看出,當前在推動我國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參與國際競爭的要求下,我國的保稅經濟區正朝著日益寬松的方向發展,在政策環境上逐步向國際自由貿易區靠攏,保稅港區的政策將在更大范圍內進行拓展。
二、保稅經濟區與自由貿易區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我國保稅經濟區具有世界自由貿易區的許多特點和功能,但又與世界自由貿易區在管理體制、政策法規、海關監管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尚未完全實現世界自由貿易區的功能及政策定位。
(一)保稅經濟區與自由貿易區之間的相同點
1.在區域隔離上
我國保稅經濟區與世界自由貿易區一樣,都是先劃出一定的區域,再按國際通行的標準設置隔離設施,隔離設施內(區內)、外(區外)實行不同的經濟政策。兩種區域相對于國內普遍實行的政策法規、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都具有特殊性。同時在區內不允許居民居住,進口貨物在區內僅限于生產性消費,而不允許用于生活消費。
2.在主體功能上
我國保稅經濟區已具備世界自由貿易區的出口加工、國際貿易和部分物流功能,真正意義上的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等國際物流功能尚在培育中。
3.在貿易取向上
區內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是我國保稅區與世界自由貿易區最基本的共同之處。我國保稅經濟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除實行出口被動配額管理外,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區內貨物可以在區內企業之間轉讓、轉移,與國內其他區域的貨物往來都按國家進出口政策進行辦理,這些做法與世界自由貿易區是相似的。
4.在優惠政策上
我國保稅經濟區與世界自由貿易區均享有一些優惠性的政策,如稅收政策、通關政策、貿易管制等等,其中稅收減免(主要是關稅豁免)是兩種經濟區域最重要的政策要素。
同時,區內也較區外有更多的優惠稅收政策,使得這兩種區域處于一國關境之外,帶有一定程度離岸經濟的特征,兩種區域均具有相應的政策優勢、功能優勢、區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