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抓住創造學中的“三點”要素
一般來說,大學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老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的來源都是來自老師。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所謂“優秀”的學生就簡單的等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容不得這些學生去思考,去質疑,學習的主動性在漸漸退化??墒菑男袨閯撛鞂W上來說,這恰恰是高等教育的一個誤區,我國的高等教育任務是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創新意識。根據行為創造學中的“三點”要素(即興趣點、興奮點和思索點三點),課題小組對測繪工程領域的《礦山測量學》課堂進行了一次改革試驗。
1.1引起學生的興趣點
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教室變成會議室,六十多學生分成六個團隊,將兩節課堂的教學內容提煉成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解決在黑暗條件下狹窄巷道的測量問題”,給出15分鐘的團隊思考探討時間,然后每個團隊匯報自己的方案,不考慮方案的可行性,只注重方案的形成。一時間,整個教室沸騰了,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到新鮮,同時每個學生都有任務在身,大家都在忙碌準備著。
1.2抓住學生的興奮點
肯定六個團隊提出的每個方案,并對每個方案進行探討性的分析點評。這個時侯切入《礦山測量學》是我們學校的一大特色學科,很多專利技術是我們學校的師生自主研發的,關于“如何解決在黑暗條件下狹窄巷道的測量問題”我校自主設計了一套“手電筒測量法”,并將測量的原理和計算方法向學生進行傳授。一個小小的直光手電筒,居然能解決這么復雜的測繪專業問題,一下子把學生的興奮點推到了高潮。
1.3提示學生的思索點
課堂內容傳授結束之后,教師要給學生留些靈活性的問題。如:思考“手電筒測量法”的測量誤差范圍,如何減小誤差?有沒有更好的工具替代手電筒等等。這次的教學改革試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學生們不僅熟練的掌握了“手電筒測量法”的原理和計算方法,還在此知識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具有創造性的意見,如有學生提出用聲波結合計算機軟件的方式替代傳統的手電筒測量,達到減少誤差和減小工作量的目的。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意見,《礦山測量學》這門課程的知識也得到了縱向的延伸。
2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鼓勵學生創新意識
伴隨著現代高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很多傳統的測繪工具已經被計算機,先進的電子儀器所代替,而這些先進儀器的靈魂所在,無疑都是計算機程序,如處理全站儀數據畫地形圖的南方CASS軟件,處理GPS數據的TGO軟件等。這些軟件目前做的都比較成熟,功能上也比較全面,但是絕大多數的開發平臺都是在WINDOWS下進行的,這也就限定了很多的測量數據處理工作都是后期在實驗室的機房里完成的,不能夠現場解決,導致有些測量小錯誤不能及時發現,浪費工作量。課題小組以此為話題,成立了學生學習興趣小組,鼓勵同學們以自己的智能手機為工具,開發一款基于安卓系統下的小型測繪數據處理軟件,目的是便于攜帶,方便使用。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學習興趣小組成功開發出一款簡單的“公路路線坐標計算”的軟件,盡管這款軟件的功能很單一,軟件的安全性也沒有得到論證,但是同學們非常開心,體會到創新的快樂。
3以學科競賽為平臺,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安徽理工大學每年舉辦一次的“GIS大賽”為測繪工程背景下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大賽的要求以學生團隊為報名單位,確立一個課題,通過團隊成員的分工研究,最終將這個課題在評委面前完整的通過PPT演示出來。在GIS大賽的準備過程中,同學們根據自己團隊成員的優勢性格,進行了明確分工,如誰負責資料整理工作,誰負責外出采樣工作,誰負責數據處理工作,誰負責PPT的匯報工作等,通過對一個團隊成員的優勢性格的疊加,使同學們切身體會到1+1>2的效果。
行為創造學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全方位教育,它可以通過其創造心理、創造行為、創造環境等內容向測繪專業領域教育不斷滲透。通過將行為創造學教育融合到測繪專業課程教學及課程研發的模式上來,能夠積極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消除學生學習中的功利心,增強學生內心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從而為國家測繪專業人才的升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
作者:祁龍 單位: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