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
1.教師對教學媒體的運用情況
培訓教師對傳統設備(如幻燈機)、遠程設備、多媒體設備、計算機網絡教室、校園網及互聯網等媒體的運用情,幻燈機等傳統設備由于投入使用較早且操作簡單,所以有57%的教師能夠熟練使用,39%的教師會使用,只有4%的教師由于年齡較大或對幻燈等設備不感興趣而不會使用;很多教師覺得遠程設備離自己的教學比較遠,有62%的教師不會使用,僅有38%的青年教師會使用,卻不能夠熟練使用;65%的教師會使用多媒體設備,8%的能夠熟練使用,剩下27%的教師由于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差或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而放棄了使用多媒體設備;部分學校對信息技術課程缺少重視,所以,計算機網絡教室使用很少,導致高達84%的教師不會使用計算機網絡教室;很大部分的學校都建立了學校局域網,教師們可以在校園網上發表或下載相關教學資源,因此83%的教師(包括熟練使用的)會使用校園網并能夠從中受益.
2.教師掌握教育軟件的熟練程度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而穩定的發展,政府對教育信息化大力支持,2006年國家在教育信息化上投資了270多億元,教育軟件投資占20%以上.那么教育軟件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后,教師們對教育軟件的熟練程度如何呢?有超過半數的教師會或者能熟練使用數據統計軟件Excel,而類似于SPSS這種更專業的統計軟件則沒有人會用;PPT可以說是最常見、最簡單、運用最廣的課件制作軟件,所以,高達97%的教師(包括熟練的)都會做PPT課件;教學網頁的制作只有7%的信息技術教師會,很多教師認為教學網頁的制作與自己的教學無關;有64%的教師把多媒體軟件用于輔助教學,但熟練的人卻特別少,僅僅達到5%;由于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時代,95%的教師能夠利用互聯網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資源;電子郵件是當今通信中使用最廣泛的媒體之一,它方便、快捷的特點使得84%的教師會利用它來傳遞信息.
3.教師對教育技術手段運用情況
近幾年來,新課改在各地迅速興起,信息化教學應運而生,它要求教師做一名知識的施與者和幫促者,結束一言堂的局面.教學設計在信息教學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下載一些有用的教學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設計教學情境,再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打破了以往教師憑借教科書或參考書備課的歷史,通過遠程教育手段和互聯網實現了最大限度的教育資源共享.通過調查統計,40%的教師允許學生利用媒體進行自主探究和小組協同完成作業,并且教師對學生進行了交互性指導,一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是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徑,其中課件制作軟件是數字化的教學輔助工具,這些軟件能對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由于PPT軟件的易操作性和實用性,92%的教師會利用PPT軟件來制作課件,這些課件利用其生動直觀的表象或精美修飾的文字能夠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進行新舊知識的構建.
4.教師對教育技術的態度認知
到目前為止還有半數以上的教師對教育技術的概念理解不是很透徹,他們認為教育技術就是信息技術;78%的教師認為教育技術能力與自己的專業能力息息相關,認為教育技術對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影響;85%的教師愿意參加有關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他們希望通過培訓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以便在教學中更靈活、更廣泛的使用各種教育軟件、教育技術設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雖然說有很多人愿意參加培訓,但是主動學習教育技術理論知識的教師只占18%,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卻不主動去學習,說明了教育技術的培訓需要改進,同時也說明了教育技術不被一些教師所重視.隨著校園網的普及,網上的共享資源為教師們備課節約了很多時間,也增加了信息的獲取量,75%的教師經常利用網絡查找教學資料;網絡聊天工具現在是人們進行溝通的最大平臺之一,很多學校利用QQ群等來發布消息、公告、通知.而一些中學和小學由于辦學條件差,致使老師們不能經常上網,所以使用網盤、博客等輔助教學的教師不到10%;但有8%的教師能夠自己做圖像、音頻和視頻,并且能將它們整合到自己的課件中.大部分教師都習慣于從網絡上下載現成資源,這樣做,雖然節省了時間,卻忽略了教學素材要接近學生現實生活的要求.還有80%以上的教師認為教育技術對提高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創新性人才有著重要意義.
二、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改進策略
1.加強教師對教育技術的認識
由于很多教師對教育技術的理解還存在偏差,有的教師認為教育技術就是信息技術,有的教師認為只有電教館的老師和信息技術專業的老師需要具備教育技術能力,教育技術與自己的專業和能力是無關的.而現代教師的專業素質包括道德素質、業務素質和能力素質等幾方面,其中的能力素質要求教師除了具備傳統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之外,還應具備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教育技術在新課程改革中又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提高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對現代教師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老師們利用教育技術真正實現了教學效果的提高,他們會認為教育技術很有用,從心底里對教育技術的認識會發生改變的.
2.學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
學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對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重視,是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必不可少的條件.首先,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應把對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列在日程中,定期組織培訓和檢查.其次,學校領導要為教師提供培訓的場地以及接受培訓的時間,鼓勵教師們學習教育技術,并為教師培訓提供方便條件,學校在日常的教師教學評價中,要把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納入評價指標中.學校或者上級主管單位多舉辦一些體現教育技術能力的教學比賽,對得獎者除了給予物質獎勵外,還要與職稱的評聘相掛勾,這樣也會激發教師提高教育技術能力的欲望.
3.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
培訓是快速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具有意識與態度、知識與技能、應用與創新和社會責任四個方面,這對開展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赤峰市各旗縣的中小學教師參加教育技術培訓的機會較少,教師對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認識較少,因此,培訓要從他們的日常教學工作和自身發展需要出發,緊密聯系新課程改革,展現現代教育技術的特定內涵.培訓開始前,培訓部門應對受培訓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做測試,統計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并逐一建立檔案,培訓時要按照教師教育技術能力進行分班,教育技術能力弱的教師需要增加培訓的內容和培訓的時間.就赤峰市目前的情況看,教師們對教學媒體的掌握程度較低,所以對教師應用教學媒體的培訓仍不能忽視,為保證培訓內容與教師教學實際不脫節,培訓內容的設置要定位于幫助教師們選擇和使用適合的技術和工具來促進自己的教學,幫助教師形成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媒體資源選擇應用能力及資源開發的能力.
教育技術能力培訓還要強調教育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不但要讓教師理解教育技術的相關理論,還要激發受培訓教師的學習興趣,培訓人員可以先展示一些通過教育技術手段做成的優秀作品(例如,以圖片為主的PPT大賽中的獲獎作品,以視頻為主的科訊杯參賽作品,以及一些優秀的攝影作品和Flash課件……).在培訓中要結合受培訓教師的教學工作設計大量實踐活動,培訓過程中還要與教師們及時互動,了解教師們的學習狀況,讓他們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發現教育技術的應用價值,做到學即有用,用即有效.培訓結束后,要對培訓教師要進行測試(主要是對教育技術的全面應用為主),將測試結果記錄到培訓前所建立的教師檔案中,通過比較分析培訓的前后效果,擬定下一輪的培訓內容與培訓目標,把教師的培訓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學校或者上級主管部門還要定時舉辦一些關于教育技術方面的比賽,使教師們繼續保持對教育技術的學習熱情和創作熱情.
三、小結
通過調查發現,赤峰市中小學的教師團隊正在向年輕化轉變,許多學校為年輕教師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展示自己的環境,但師資隊伍的質量仍有待提高,例如高學歷教師的數量偏低.赤峰市大部分學校的硬件設施都已基本配備完善,但教師們的信息素養仍有待提高.在改進過程中,強化教師教育技術意識、學校領導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及定期培訓是最重要的三點.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是一個長期目標,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努力才能夠跟得上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更新,也要求教師應該具備自學新教育媒體和教育軟件的使用能力,使教育技術與自己的教學實現真正的緊密結合.
作者:荊雪 單位:赤峰學院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