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公司財務管理為中心的重要性
(一)轉變財務管理觀念
公司財會工作的職能由核算、監督向管理和控制轉變。對財務部機構設置和職能分工進行了重要劃定,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實踐證明:公司要想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我們必須把財務管理工作擺在公司各項專業管理的中心位置上,把獲得最大的綜合經濟效益作為企業經濟活動中的中心目標,這一機制促進了公司經營機制的轉換,促進了企業制度經營管理和企業進一步走向市場。
(二)強化公司的資金管理
資金集中管理的核心是嚴格實行“現金收支兩條線”。財務部將所屬的各項一切主營收入全部納入公司的收入帳戶,實行資金集中統一管理。資金由公司集中調度使用,以保證經營活動中的資金需求。同時,定期分析、跟蹤、評價資金預算的周轉情況。同時合理調整,形成比較穩定的現金流量。公司的各項活動均以財務計劃為基礎,都以財務指標為核心,從而形成了目前公司“一切圍繞財務轉,一切為了效益干”的最基本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實踐證明,實行資金集中統一管理是改變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有效途徑。
(三)加強成本管理
大力推進和完善責任成本管理,宣傳和灌輸全員成本意識把責任成本管理的重點逐步擴展,把降低的具體措施落實到實處,財務部也在職能分工和管理模式上作進一步調整,以此加強成本管理的要求。
(四)生產經營管理
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增強競爭能力,使公司業務最大限度的占領市場,公司注意強化參與意識。把財務管理工作從過去計劃經濟下的事后算賬變為事前參與決策、預測。在預算制度和管理程序上,公司建立了預算管理制度,明確公司預算管理的范圍內容、職責和預算的編制、審批,下達以及預算執行結果的反饋等事項;在預算編制上,以現金流量及費用控制為中心,內容覆蓋收入、損益、成本、費用、現金流量、長期投資等財務經營領域,在預算執行中建立了跟蹤和定期預算分析、考核制度。預算公司分析評價模式及年終決算制度。財會審計經過認真預測,從節約資金、降低成本、合理利用資金出發。為了牢固占領我們身邊的市場,進而向周邊地區輻射,公司應面向全市,穩定客戶,調動客戶的積極性。經常回訪客戶,與客戶交談,時刻了解不足之處,以便隨時改正,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贏得了客戶的信賴。
(五)收入管理
以資金回籠為中心以資金回籠為中心的收入管理,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業務收入的前提下,要求所有的合同實行全部金額或部分預付款,凡向公司發生業務而又欠公司款項的,必須有清理欠款的計劃和時限,在價格上,我們以微利為出發點,以數量為盈利目的,盡可能擴大客戶數量,提高資金的到位率,這一政策的實施,擴大了業務收入,吸引了更多客戶,促進了資金回籠。
二、公司實行了有效的財會“五化”管理措施
公司在實施以上措施的同時,對其他一些工作的進展中,采取了財會“五化”管理,使公司連創佳績。
(一)人員管理系統化
實行會計管理系統化是公司長期堅持管理的辦法,是該公司財會工作的重點,會計管理以財會為龍頭。公司注重財會人員培訓,經常抽調人員進修,培訓。提高了人員素質入手,多年來,公司注重財會隊伍的建設,從提高財會人員素質入手,利用多種途徑對財會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和任用。
(二)基礎建設規范化
會計基礎建設是我公司常抓不懈的工作。定期展評,學習交流,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風氣,逐步實現了管理辦法制度化,基礎工作規范化,檔案管理科學化,提高了財會工作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
(三)資金管理銀行化
公司嚴格按照執行《企業資金管理辦法》,實行流動資金目標管理,集中資金統籌使用,發揮拳頭力量,形成了優勢互補,提高了資金統籌使用和安全性。
(四)成本管理自控化
把質量成本納入財會日常管理工作作為公司的重點內容來抓,使成本指標落實到個人頭上,明確責任,對各項業務的成本管理堅持成本分析制度,開展經常性的成本分析活動,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及時給領導提供成本管理信息和決策依據。有效的成本管理,真實地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果,滿足了公司經營管理需要,促進了公司經濟效益的提高。
(五)電算管理網絡化
公司緊抓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需求的特點,有專人負責信息,及時收集掌握市場價格的變化,逐步建立起了會計賬務網絡化管理系統,給財會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從手工記賬到電腦記賬,登記有關臺帳,進行會計檔案管理。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對公司節約生產力,實現公司管理現代化起了促進作用。
三、結論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通過價值形式的橋梁把企業管理有機的協調在一起,企業作為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經濟組織,追求價值,資本的保值增值,保證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要壯大,不僅要發揮好企業管理職能,更要發揮好財務管理職能,因此,應把財務管理放到企業管理的中心地位上來,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按投資中心、利潤中心、成本控制中心三個層次建立財務管理體系。只有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協調運作管理體系的各個方面,才能有效地強化企業管理,促進企業發展。
作者:李慶金 單位: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裝備能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