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林業現狀
我國目前的林業資源不足,不能滿足人們和社會的各方面需求,而且林業的資源結構也不夠合理。現在許多林業方面的專家對此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大量的數據,以及對近幾年來的林業發展情況都做出了研究。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下,林業行政能力不夠,林業部門的法制建設也不夠健全,在林業建設中所采用科學技術也存在問題,這些都是制約著林業發展的原因。當前,我國經濟體制雖然已經基本實現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渡,但由于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市場經濟發育不全等因素的制約,我國各級政府職能轉變尚未到位,政府行為方式還不盡規范、合理。
二、精心打造高效的林業行政機構
1、切實轉變職能
為確保林業機構高效運行,首先,必須嚴格行政管理邊界,即凡屬市場行為或法律管轄范疇的事務,都通過市場法則和法律的途徑予以解決。林業部門工作的著重點必須定位在管理森林資源,而不是經營森林資源。其次,借分類經營之機,將現有企業與原投資或主管單位徹底剝離,實現真正的“政企分家”,放開企業手腳,把其推向市場。而對于非公有制林業,林業部門只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進行行業監督,并徹底取消林業行政壟斷,實行公平競爭,讓他們自由經營,自主管理。再次是轉變經營理念,促進林業向大生態產業轉化。我們必須對傳統的局限于“林”的林業經營觀念進行反思、改革,將“和諧林業”的發展觀念運用到具體的林業實踐中去,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政府扶持,全民參與;分類經營,按需育林;和諧發展,永續利用。從而把林業建設成為高度發達的大生態產業。
2、合理設置林業組織機構
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和法制化、規范化的原則,進一步改革現行林業機構,系統、科學地設置辦事部門,弄清部門職責,建立部門溝通、協調機制,清理、壓縮并嚴格控制各類非常設機構,切實發揮現有職能機構和工作體系的作用。要按照實施《行政許可法》的要求,明確執法主體,解決政、事不分的問題;按照“人隨事走”的原則,合理調配行政審批事權調整后的人員編制。
3、轉變管理理念,樹立效能意識
林業建設中管理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樹立效能意識。首先按,就是林業部門要加強對林業建設的監督,加大行政人員的辦公效率,提高員工的服務精神,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和專業性的素養。還要重視林業知識的培訓,加強林業重要性的意識,要全面的提高林業產業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采取戰略性的措施對林業進行建設,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社會作用。
4、創新林業管理方式,引進競爭機制
時代的進步,許多的經營以及管理模式要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的進行改革。林業建設中管理方式應該全面的創新,丟掉傳統的管理方式,引進市場競爭機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下,要積極的融入市場競爭中去,提高經濟效益。林業建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公開,公正的程序,要規范林業建設的管理秩序。目前的林業建設管理制度仍然不全面,因此要全面的完善林業管理制度,創新林業管理方式,提高林業管理的效率,以及提高人性服務的質量。
三、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建設現代化林業
現代的社會不僅是經濟時代,更是科技時代,科技的發展代表著國家的世界地位。當今的各個領域都是運用高科技手段才蓬勃發展的。那么林業建設也不例外,它采用當今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先進的生物技術,及時有效的運用到林業產業中去,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環境保護為優先原則,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實現林業建設的技術化,要積極的運用高科技技術,不斷對技術手段進行革新,滿足時代的進步。
1、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提高現代化管理和服務水平
要積極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加快實現機關辦公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服務現代化,并以此為契機,重組優化林業組織結構、工作流程;要建立林業信息公開制度,整合共享信息資源;要充分利用現代辦公手段;要以政府門戶網站為政務信息發布、網上辦事服務的總平臺,通過內網改造和業務系統建設,逐步構建全天候、一站式的“電子政府”,從而極大地提升林業行政效能。
2、科技興林,建設發達的大生態產業體系
林業的發展離不開以科學發展觀為原則,要縱觀全局,轉變傳統的理念,采用先進的高科技技術,增強技術的創新,引進外來文化的精華。要全面的使用成熟的相關技術大力發展林業產業,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結束語
林業建設要在和諧的林業背景下才能得以發展,和諧林業背景就是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運用高科技手段,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高度和諧,使人類共同幸福進步。林業建設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同步,要以經濟與是呢溝通共同繁榮的原則,來建設森林資源。林業資源是人類的財富,我們要加以重視和保護。
作者:張寶生 單位:內蒙古準格爾旗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