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有效課堂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
學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缺一不可,有一方怠慢都會影響到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如果師生間的關系是不和諧的,課堂環境必定是吵鬧的、無秩序的,也很難會開展起來什么活動。而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就不一樣了,學生喜歡參加活動,都愿意和同學,老師一起來參加,為集體爭取榮譽,那么各項活動的開展一定會是相當順利的。由此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課堂各項活動的有序開展具有重要影響
2.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例如,在一些課堂上,學生要回答問題必須先舉手,而在有的課堂上則不必舉手,直接與教師對話即可。這樣的上課形式可能是教師事先規定好的,也可能教師之前并沒有規定而是隨著上課的過程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大家都自然地遵守著。從這樣的課堂能夠看到,學生是積極主動學習的,還可以看見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是十分融洽的。因為只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基礎,才能出現這樣的現象。
3.有利于構建輕松的課堂教學環境
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能有效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提高智力活動的效率;有效促進學生身體正常發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美感,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可以對學生施以政治、思想和道德的影響,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養成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良好師生關系構建策略
1.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
愛是人際關系美好的體驗。教師熱愛學生,真誠地對待學生,可以消除一些心理障礙,使學生心理沖突受到有效的遏止,以至于獲得平衡。師生之間樹立了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之后,課堂教學氣氛一定會變的更加融洽、和諧,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活動,一定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使各項教學任務按時完成以及課余活動有序、有效的順利開展。師生之間也會積極的進行互動對話,教師與學生不僅僅是良師,更是益友,這樣,便為有效課堂管理的建立埋下了基石。
2.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活動應在量上做一些改進。如果教師的活動過多,就會成為支配者,學生就會受到超量的限制和約束,致使產生了心理沖突。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力求精講,少講,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師生之間就會感到心情愉快,從而減少沖突。
3.教師掌握并科學運用交往技能
從管理學角度看,教學交往技能主要有如下幾點:第一,教師在交往中充分發揮“首席”的作用:用主流價值觀、用文本的基本價值觀引導學生;用科學認識引導學生;用高尚的情趣、理想的人生境界引導學生。第二,讓學生掌握交往的技巧:教育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第三,把知識傳授作為教學交往的本原:首先是要圍繞知識傳授,精心設計交往的話題;其次是明確交往的指向性,堅持交往的任務取向。教師在理解并熟練掌握這些交往技能后,如果可以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與班級日常管理中,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科學文化知識,而且還掌握了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如果在之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緊張、冷漠、放任等一些不良的師生關系,經過教師在課堂教學與班級日常管理中合理的、科學的運用這些交往技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一定會有所好轉,變得和諧、融洽。
因此教師掌握并且科學運用交往技能能夠很好的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掌握了交往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質。將這些交往技能巧妙的運用到教學與日常班級管理中,教師對怎樣使課堂管理更加有效,一定會有自己的新的認識,然后找到適合的方法進行班級管理,一定會取得很大的成績。因此,教師掌握交往技能的意義重大。
作者:范亞蕾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