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信息技術微型課程的設計
1、設計理念
第一,在設計取向上,課程設計由價值選擇決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強調社會價值和本位價值相整合,是典型的強調、突出課程對于學生產生的全面影響的一個課程。因此,課程設計應確保實現學科的本位價值,課程設計主要的資料來源于有組織的學科內容;根據學科強調的人文精神和學科精神,課程設計應當照顧學生全面的發展,避免教學活動空間被教室限制,兼顧學生的發展需要及情感。第二,從整合設計觀上,本文主張采取ITML統整設計觀,圍繞學科知識點進行統整設計。課程統整作為經過課程設計之統整,是達成知識、經驗、社會的的統整。知識去邊界整合是對于自然世界最為本真完整的體現,然而高中學科內容具有深度提高快、容量大的特點,過分無邊界的整合勢必造成課程繁冗及去中心課程。
2、設計模式
課程設計是為一切課程思想之焦點,課程設計模式講求創新和務實。本文的課程設計主軸是學科知識的學習,主張采取另辟學習途徑或者優化的方法實現務實學習目標和創新方法。微型課程將學習主題模塊作為課程組織的主要形式,由一系列的課程內容組合成微型的學習包,課程獲得則由師生共同創造。在微型課程的設計模式中,任一關鍵要素都需貫穿當中的線索,方可發揮優良的功效,以構成完整整體。微型課程的設計模式簡稱為“一二四六”模式,具體的組織框架是以ITML課程結構,對研究核心概念進行簡約化的界定,并引出簡約化的結構模型;設定一個目標,融入課程領域的目標導向思想,實現課程的豐富性;進行學習主題微型化的兩個過程設計,規劃詳細的計劃過程以確定學習的主題;進行學習活動、學習伙伴、主題資源、學習支持這四個環節的設置;采取主題擴展、滲透型.模式、深度挖掘、循環模式進行模式的組織。
二、高中信息技術微型課程設計的案例示范
以認識“文本類型”為微內容,從學習主題、主題資源、CAT的學習活動、學習的支持及學習伙伴這幾個步驟著手,將“廣識文本類型’”作為學習主題進行微型課程的設計和實踐第一,確定學習主題和學習支持。在主題的選擇上,考慮到文本類型認識屬典型的陳述性知識學習,課程設計應當將重點放在知識本身的邏輯和結構上。這個微內容包含兩方面的“基元”知識:多數學生對于文本的認識僅限于文字概念,??有局限性;進行計算機當中文本信息類型的識別,以了解其差異。由于主題屬于概念闡述,不涉及復雜的知識結構,因此在主題的表示過程中可?用PPT的形式進行展現。在學習支持上,應確定策略和學習工具<可選取多媒體教室、投影、儀幻燈等硬件設備和PowerPoint軟件軟件設備作為學習工具;在策略上,可綜合選材,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進~ 行文本信息的分辨和對比。第二,進行學習活動、主題資源及學習伙伴的選取確定。對于學習活動,為確保活動具有趣味性,教師應當適當地提供線索給學生,進行同類例舉、和異類引導,激發學生進行思考,并豐富課程;設計討論和評判環節,第一環節進行是否的討論,第二環節對無法理解及存疑的地方進行評判,同時注意在評判過程當中讓學生使用電腦尋找文本信息實例。對于主題資源,第一環節可附加問題資源,例如進行是否能夠發現其他類型文本信息的問題設置,第二環節集合各類格式的文檔,形成范例,便于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
三、結語
微型課程具有復雜性的知識表達能力強、知識的可吸收率高、靈活性好、和客觀世界緊密聯系等特點,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課程在知識表達上存有不足的缺陷。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在于“授人以漁”,尤其適合微型課程的小規模教學,信息技術環境能夠在微型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上創造更完美的條件,實現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得到優化、獲取輔助學科知識的目的。因此,應當重視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微塑課程設計,促進教學目標更好的實現。
作者:謝小華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