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查結果
1.幼兒教師法律、法規意識。
依法保教是幼兒教師從事保教活動的先決條件。只有懂法、守法的幼兒教師,才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在調查關于幼兒教師法律意識中顯示,有91%的幼兒教師認為有必要學習幼教相關的法律法規,8%無所謂,1%不需要;當問到“你認為虐童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0%的幼兒教師認為不懂法,72%認為職業道德素質問題,6%學歷低,23%認為心理問題,26%認為管理問題,5%幼兒頑皮,21%認為社會問題,9%認為心情不好;你了解幼兒教師要學習的法律法規嗎?有41%的幼兒老師了解,33%的幼兒教師了解一些,26%的幼兒教師不了解;然而在問“你學過以下哪些內容?”76%的幼兒教師學習過《幼兒園工作規程》,49%的老師學過《未成年人保護法》,26%的老師學過《兒童權利公約》,41%的老師學習過《教師法》,72%的幼兒教師學習過《幼兒園管理條例》,18%的幼兒教師學習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33%的幼兒教師學習過《幼兒教師專業標準》,86%的幼兒教師學習過《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以上內容沒有學過的幼兒教師占4%。通過以上數據分析,目前大多數幼兒教師認同學習幼教相關法律法規重要性,但是從學習和了解法律的層面看,大多數幼兒教師對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學習認知還是相當匱乏的。
2.幼兒教師教育行為規范。
對于當“幼兒不聽話時,你會怎樣處理?”85%的幼兒教師耐心引導教育,24%批評教育,4%隔離教育。你每節教育活動都會認真備課嗎?18%會認真備課,做好活動準備。76%幼兒教師基本上會備課,6%不會,領導沒要求要備課。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廣大師生對涉及師德的一系列教育行為有比較正確的認識,且能采用規范的教育方法與行為,但是在工作態度上卻不盡人意,幼兒教師的自我職業道德素養有待提高。
3.幼兒教師師資、待遇。
本次調查顯示:在師資結構上,18-30歲幼兒教師占87%,30歲以上幼兒教師占13%;在婚姻結構上,未婚幼兒教師占69%,已婚幼兒教師占31%;在學歷結構上,高中以下的幼兒教師占(16%),中專學歷的幼兒教師占(21%),大專學歷的幼兒教師占(46%),本科學歷的幼兒教師占(17%);從任職資格上調查,持有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占(38%),持有小學教師資格證的占(16%),目前沒有獲得教師資格證的占(46%);在工資待遇上,(77%)幼兒教師工資在1500元以下,(13%)幼兒教師1500-2000元,(10%)的幼兒教師2000以上;在工作時間上,(20%)的幼兒教師工作8小時,(33%)的幼兒教師每天工作8-10小時,(46%)幼兒教師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從以上數據并通過訪談可以看出,幼兒教師學歷低,年輕化、缺少從業資格,從而影響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美國教育活動發展研究所執行主席薩瓦指出:“從最深遠的專業意義來說,教幼兒的老師可能做的工作,比研究生導師可能做的工作更令人興奮,更為重要。”在美國,對幼兒園的教師的要求與對小學教師的學歷要求是相同的,必須具備大學以上文憑,并接受過一年以上的專業訓練。因此,我國的幼兒教師整體文化水平有待提升。在福利待遇上,幼兒教師工資低,時間長,無編制,與公辦教師相比同工不同酬,連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導致幼兒教師主人翁意識與責任意識的缺失,滋生了消極心理,對幼兒缺乏了愛心及耐心,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影響隊伍的穩定。
二、影響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原因
1.社會因素。
隨著社會各界對幼兒教育的廣泛關注,幼兒教師待遇有些改善。但是,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生存困局使幼兒園教師成為我國教育系統中的弱勢群體,他們工資待遇低、同工不同酬、工作壓力大,不斷削弱著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專業熱情,也降低著他們的職業自豪感和幸福感,使其忽視了對師德修養的追求。
2.管理因素。
首先管理者對幼兒教師準入資質審核低,尤其是民辦幼兒園,多數沒有教師資格證,三分之二是非學前教育專業。其次對幼兒教師開展的各種教育培訓、考核,大多集中在幼兒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安全事故預防的學習,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方面往往是形式化、走過場,缺乏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培養和科學引導,影響了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提高。
3.幼兒教師自身因素。
首先幼兒園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水平參差不齊,且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整體提高。其次一些幼兒教師受功力主義、物質主義觀念影響,職業責任感下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虐童、體罰幼兒事件,給幼小的孩子造成了心理傷害,造成了家長對幼兒教師的不信任,影響了幼兒教師的社會形象。
4.家長因素。
由于家長為了孩子能受到老師額外的照顧而給老師送禮,這對教師隊伍的廉潔性造成了很大影響,使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形象大打折扣。
三、加強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若干對策
1.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
國家應加大對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的財政投入和保障力度,切實有效的提高幼兒教師的物質待遇和社會地位,確保其享有合法的職業待遇。并向社會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肯定幼兒教師的價值,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教師,增強幼兒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幼兒園管理者應嚴格控制班額,減輕教師的工作量,為教師創設良好的寬松的工作環境,使教師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樂趣。
2.制定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國家應根據幼兒教育的特點,制定統一的、切實可行的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讓幼兒教師有章可循,有則可守。如美國的《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僅規定教師“應該做什么”而且還規定了“不應該做什么”,如“不應該瞞報或歪曲自己的職業資格”“要記住班級每個幼兒的名字”等,因此,盡快出臺《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利于督促、激勵和約束幼兒教師的行為,提高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3.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培訓和考核。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該提高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切實保證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的質量。在加強幼兒教師培養、選拔和在職培訓三個環節中,要重視法律、法規教育,使幼兒教師掌握比較完整的法律知識,養成健康的法律心理,形成成熟的法律思維能力,重點進行《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兒童權利公約》、《3-6歲幼兒學習發展指南》、《幼兒教師專業標準》、《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法律、法規、專業指導等幼教相關學習內容。其次,將師德考核納入幼兒教師資格認證體系。特別是對于師范生,在取得幼兒教師資格時更要加強對其師德教育和考核。
4.加強社會、家長、媒體的監督。
加強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需要社會、家長、媒體的監督與支持。幼兒園可以成立家委會,讓家長代表參與到園里的工作,教育主管部門應履行監管職責,充分發揮教育督導活動對師德檢查、監督、評價、指導的作用。媒體應加大宣傳優秀幼兒教師,樹立榜樣正能量宣傳,但對有不良行為的幼兒教師,要對其曝光指責,加大宣傳相關幼教法律法規的活動,讓依法保教根植于每一位幼兒教師心中,內化為教育行為,使學前教育事業健康蓬勃的發展。
作者:陳東梅 孫梓鈺 馮巧媚 單位: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